双流县政府雇员制三年观察:人才缺口与制度保障仍陷困局

12.05.2014  09:31

  政府雇员,路在何方?——双流县政府雇员制推行三年观察

  □本报记者 罗向明

  在刚过去这一周,等待、忐忑不安,左右着双流县政府雇员肖赛喜的情绪。三年的合同到期了,周一进行测评后,能不能续约成为最大变数。

  而肖赛喜的“雇主”双流县人社局,同样在担惊受怕,政府雇员万一不续签突然离去,丢下的工作谁能立即补上?

  三年前,为了缓解“人才需求与编制滞后”之间的矛盾,双流县探索推行政府雇员制,面向全国招聘专业人才。然而,推行三年后,似乎依然没有能走出“政府雇员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缺口,但却很难从制度上保障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困局。

  这也是“政府雇员”和“雇主”之间共同焦虑的缘由——“我的政府雇员工作还能干多久”?

   政府雇员成为部门骨干

  5月7日,肖赛喜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双流县人社局信息科办公室,打开单位电脑主机,检查网络运行是否正常。

  9点钟一个服务窗口打来电话说,数据录入有点问题,肖赛喜赶到现场,几分钟后查出原因是一个端口连接出现松动,并很快解决了问题。

  肖赛喜是双流县2011年第一次通过全国公开招聘的44名政府雇员之一。“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批政府雇员已经逐步成长为部门的骨干,让大部分单位的用人需求得到了缓解。”双流县人社局副局长张宗平介绍,根据专业需求招聘的这批专业人才,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专业优势和良好的社会经验,在计算机、规划、涉外翻译等专业性强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弥补了体制内人员专业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政府工作部门的效率。

  入职三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肖赛喜不仅承担起单位日常的信息系统维护,还开发了几套实用程序,为单位解决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难题。

  根据双流县人才交流中心对这批在岗的政府雇员的使用情况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于政府雇员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非常满意的超过5成。而政府雇员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和薪酬满意度,有67%表示满意。

   44个雇员19人选择辞职

  在这样一个看似双赢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对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年和肖赛喜一样,从5267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44名“小伙伴”,三年后,已经辞职了19人。

  一位如今已经通过招考进入体制内的政府雇员告诉记者,当时一来想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二来觉得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一番事情,因此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政府雇员考试。然而,干了两年后,越发觉得没有“归属感、认同感、方向感”。“跟体制内的同事相比,不管工作几年,总看不到出路,没有盼头。

  人才交流中心的跟踪显示,19名离职的政府雇员中,有4人选择了自谋职业,1人考研,1人自主创业,其余的通过各种考试去了不同的地方。

  实际上,目前在岗的政府雇员中,包括肖赛喜在内的大多数人只要一有体制内招考的机会就会去报名参考。对于这一点,人社部门及用人单位也未加干涉。“政府雇员吸纳进来后,怎么送出去,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惑。”张宗平表示,因为先天不足,“政府雇员”制从推行之日起便面临着定位上的困境:政府雇员不属于公务员,其福利待遇和晋升激励都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双流县人社部门这三年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在现有的人事制度框架下,这个矛盾确实调和不了。

   打通体制内通道或是方向

  在这一矛盾的梗阻下,双流县政府雇员公招规模持续下降。

  2011年全县共招了44人,2012年招了13人,2013年降到了4人,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招进了一人,这一名还是2013年年底招的,今年办的手续。“现在我们不鼓励部门招政府雇员了。”张宗平有些无奈,并非用人需求减少了。这两年通过统一编制使用,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等,双流县各部门补充了不少专业人才,但依然有缺口。目前补足这个缺口的最好途径还是招政府雇员。就在前不久,政务中心希望能尽快招几名法律和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岗位上,如果等到下编制,估计明年都不一定能招进来。“你把人招进来,不能让人家一直在狭窄的通道里走嘛,总要让人有豁然开朗的盼头。”张宗平表示,双流县政府雇员依然会继续推行,并正在思考如何破除一些壁垒,比如采用分级制,或者打通和体制内的一些关联,给政府雇员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就在周五,肖赛喜和他的同伴们得到消息,下一个三年的合约即将签订。

  在前三年的政府雇员生涯里,来自湖南的肖赛喜在双流县收获了爱情,成了家,还有了个可爱的女儿。而未来三年的政府雇员之路虽然还是有些迷茫,但他表示只要在政府雇员岗位上一天,就要做好每一件事,且行且珍惜。

原标题: 双流县政府雇员制三年观察:人才缺口与制度保障仍陷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