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医患双方需签拒红包协议 四川大型医院开始执行

01.05.2014  11:29

        入院24小时内签协议

        医疗机构应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由经治医师向患者或患方代表提供《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

        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

        二级以上医院(含开设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必须开展,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自今日起,患者入住二级以上的医院,将会与医生一同签订一项协议,也就是《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承诺不收、不送红包及贵重物品。四川各大三甲医院均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将会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规定执行。

        拒红包协议

        四川大型医院开始执行

        4月3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等四川的大型医院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很早以前就已接到了卫计委的通知,将于5月1日起开始执行。

        成都某三甲医院的纪委负责人说,医院一直都在严查医生收红包的行为,“这不是一纸通知规定才会执行,国家法律一直有明确规定。”他说,《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记者在华西医院纪委办公室了解到,每月退还红包的统计通报中,能发现患者塞红包的定向性非常明显,比较集中在外科手术科室。

        四川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杨先生说,“妇产科和儿科是患者最喜欢塞红包的科室。”在患者潜意识中,收红包是不成文的规矩,不给医生就会甩脸色,不好好看病,现在这样一份协议,“反倒让医生医德处于尴尬地位。”杨先生认为,“收红包”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医生有义务去对自己的职业负责,收红包的医生肯定是少数。

        医患双方

        患者

        送红包是一种心理安慰

        2014年3月初,成都市民卢女士的母亲因心脏病突然晕倒,随后辗转来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她给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打了电话,询问红包的“价码”,“想花钱买个放心。给少了怕别人不乐意,但我刚说明来意,就被我的同学教训了一顿。

        卢女士说,她的同学告诉她,千万不要给医生送红包,送了医生会更不高兴,好的医生都很重视自己的口碑,绝不会做这种事。“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又托我同学给医生打了个招呼,叫他一定对我母亲多多照顾。”卢女士说,事实每位患者家属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红包大多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寄托。

        医生

        被硬塞已学会察言观色

        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李园说,一些病人,困难的一日三餐都吃不起了,但还想办法节约出红包来给医生。他们曾收治一名需做泌尿外科手术的患儿,家长是一位单亲父亲,带着儿子辗转来到医院,家境困难。“可孩子父亲有一天竟塞给护士一个红包,我们打开看到200元钱,有同事气得眼泪都流下来了。”医生被硬塞红包的频率有多高?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近50位医护人员,大多数都有被家属硬塞红包的经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教授赵宇说,他每个月至少都有五六次这样的经历,甚至已经练出了察言观色的本领,“签拒收红包协议,让我和同事心里不是很舒服,感觉到一丝不尊重,至少我和我科室同事从没有收取红包的情况。

        拒收有方

        手术前假装收手术后如数退

        对于医生而言,如何退红包也需要很多技巧。为了稳定患儿家长情绪,华西医院小儿外科采用的方式是,术前假装收红包,术后如数退回,每年要退回近百个金额不等的红包或购物券。

        在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李园自己设计的退款回执单上,有医务人员姓名、所在科室、患者姓名以及递送红包的金额,还有退还后的当事人签字。“红包会在术后如数退还家长,并请他们签字确认。”李园说,这种假装收下红包,术后退还的方式在该科室已坚持6年。

        红包被退到患者住院账户

        市民于先生的妻子,两年前被诊断为甲状腺瘤,后住进华西医院,手术前,于先生往妻子主管医生手中塞了个2000元的红包。

        然而,妻子术后,于先生发现,自己塞给医生的2000元红包钱被退到了妻子住院账户中。

        李园说,医院红包清退工作力度越来越大,但送红包的现象没有明显减少,“我询问过很多送红包的患者,都有这种求心安的观念。

        病情稳定后交还家属

        李园说,以前都是当面拒绝,“你拒绝吧,半天解决不了。后来就都转到患者住院账户里。”大部分红包多在患儿入院后不久,患儿接受手术前收到,如医护人员收到红包后即刻退还,会造成家长的抵触情绪及尴尬局面,增加家长的不安全感和精神负担。

        改进流程后,工作人员收到红包,不再像以往一样在工作场所反复推拒,而是收下后交由病房党支部书记登记,由书记在患儿病情稳定后第一时间交还家长,满足家长在术前及术后病情不稳定时期“求心安”心理。

        目前,在成都的很多家医院都有着这种假收红包,安慰患者的做法,但《协议》出台后,能否继续这样做,他们已经开始拿不准了,“遇上不好打交道的患者,我们有可能会被冤枉成被迫退红包的,到时候他们拿协议说事,我们该怎么办?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程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