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州政府和厅局参会代表谈如何推进质量强省工作

30.12.2016  18:35

12月28日至29日,全省推进质量强省工作会在蓉召开。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质量强省工作。各地方是如何推进质量强省工作?质量强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又有何打算?下面是成都市、攀枝花市、巴中市和省经信委等参会代表作的经验交流。

成都市政府副市长田蓉

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质量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围绕打造成都质量、成都标准和成都品牌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大力推进标准化发展,着力推动标准化建设和服务向高层次、宽领域、多功能转变。一是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首次设立规模为每年3000万元的标准化专项资金,与国家标准委签订《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合作协议》,成功获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建设,二是鼓励企业采标制标。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采用先进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制,支持企业把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三是加快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探索运用国际标准(ISO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对成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和成都数字化公共标准馆,提升标准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品牌带动,以大品牌带动大发展,努力实现从“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一是完善品牌发展路径。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和部署“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发展路径,积极研究扶持政策,引导、培育企业完善品牌创造、应用。拥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3个。二是大力培育成都品牌。建立健全“企业主体、政府推进、部门监管、行业参与、市场决定”的名牌工作机制,完善成都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严格品牌申报和退出动态管理机制。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个,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个、四川质量奖7个,中国驰名商标114件,“三品一标”产品1225个。三是强化成都品牌推广。充分发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策划开展国际品牌交流活动,深入实施“天府品牌”推广宣传,让成都品牌叫得响、走得远。

三、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督促、事后跟踪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格局。一是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构建形成政府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为主、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二是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协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质量分析报告等机制,搭建“成都信用网”,纳入89.1万余户企业、147.9万个体工商户的市场主体信息;归集整合各类信用记录3600余万条,发布“黑名单”258条,实施失信联动惩戒。三是畅通质量投诉渠道。充分发挥12345市长投诉热线、政务微博、微信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渠道,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四是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按照“整改一批、查处一批、吊销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查处惩戒力度。

成都市将按照“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着力打造成都标准、成都质量、成都品牌,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攀枝花市政府副市长李文飞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添措施,着力构建“源头严控、质量严管、违法严惩”质量监管格局,增强质量监督工作有效性,确保全市质量安全。

一、夯实三项基础,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夯实制度基础。由市政府明确质量监督牵头部门和协同配合单位责任,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各部门联合执法、联动整治、挂牌督导、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机制、制度的实施,市、县(区)、乡镇三级质量工作考核体系的建立,将质量监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初步建成“立体框架+平面网格”大质量监管体系,夯实了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制度基础。二是夯实技术基础。2016年,投入8000余万元,对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攀西无公害农产品检验中心等技术机构检测装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增强质量监督技术保障能力;三是夯实人员基础。一方面与上海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引进和培养高端质量监督检测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对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学习、交叉检查、现场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检测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查问题补短板,实施源头严控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查问题、补短板,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问题的源头对质量风险加以防控。一是广泛收集问题。开展质量满意度及问题调查,设置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问题指标40余个,通过电访、面访结合的方式,调查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布“12345”市长热线和各质量监管部门投诉电话,收集征求群众对质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产业、产品、工程、环境、服务五大质量分析,掌握质量问题。二是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意见和问题,市政府以专题会议形式,分析质量监管工作的短板,从源头上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开展评估,把握问题关键。三是大力补齐短板。针对问题原因和潜在风险,研究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实施挂图作战。

三、着力三个方面,强化质量严管

2016年,从三个方面,全力实施质量严管。一是着力提升现场检查力度。要求市、县、乡三级政府分管质量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督导检查,将监管力量集中到一线,把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二是着力提升监督有效性。根据企业特点、性质、风险明确现场检查要求,制定完善了《攀枝花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流通领域商品监督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把监督检查的内容“表格化、网格化、痕迹化”,进一步提升了现场监督的有效性。三是着力质量安全隐患整治。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将督促企业整改责任落实到人,质量安全隐患整治形成了闭环。

四、突出重点整治,实施违法严惩

2016年,针对产品、食品药品、流通商品等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整治。对重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食品、药品和重点工业品、消费品开展了监督抽检和治理。食品、质监、工商、住建等部门均建立了质量投诉申诉机制和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对投诉较多的领域开展了“质检利剑”、“红盾春雷”、“食品安全百日攻坚会战”、“农资春季打假”、“侵权假冒”、 “工程质量安全”、“瘦肉精”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年立案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等案件362件,查获涉案物品价值600余万元,严厉惩治了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巴中市政府副市长荣全

巴中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质量强省办的大力指导下,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认真落实“全省质量对标提升行动”部署,着力探索以质量比对推进绿色价值再造的方法路径。

一、紧扣绿色发展,科学谋划工作思路

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巴中市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五彩巴中”建设蓝图。茶叶作为该市的绿色支柱产业,大力实施“双百”工程,茶叶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投产面积达到42万亩、产量达到2.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为找准巴中茶叶的质量优势和质量短板,做强做优茶叶产业,提出了“聚焦绿色发展主题,实施产品质量比对,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品牌转变”的工作思路,助力解决茶叶产业发展质量短板。

二、坚持四个统一,科学确定比对要素

一是统一比对品种,以绿茶为主,采取市场购样方式,采集省内三地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等级的绿茶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二是统一比对项目,筛选确定影响茶叶质量和品质的20项指标作为比对指标,进行同项目检验,确保比对的统一性。三是统一检测机构,委托同一家具有法定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确保检验误差的减少。四是统一检验标准,每项比对指标检测使用同一检验方法,确保检验一致性。

三、发挥三方作用,形成质量对比成果

根据检验检测结果,组织农业、质监等部门,汇集农检、质检等机构,邀请茶叶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借助专家的力量和智慧,理性分析检验数据,认真查找质量差异和成因,找准了本地茶叶与省内知名茶叶的比较优势和质量短板,总结提炼出了本市茶叶高质、富硒、保健、提神等4个特征和农残、品牌、工艺、包装等5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整合品牌、改进工艺、改进包装、人才培养等4条茶叶产业发展建议,形成了《关于茶叶产品质量比对结果的分析报告》,得到了省质量强省办的认同。

四、强化结果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将茶叶质量比对成果印发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参阅,要求做好成果转化,为茶叶产业提品质拓市场走出新路。一是推动了地方标准制定,以质量比对检测数据为支撑,完成了绿茶加工技术标准及“巴中云顶”红茶、绿茶质量标准制定。二是推动了茶叶质量提升,市县分别与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省级现代茶业园区,改进茶叶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进龙头企业3家,开发茶叶新产品5个,有机茶认证企业5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家。三是推动了茶叶品牌创建,新获地理保护标志1个,创建省著名商标2个,两家企业争创第十二届“四川名牌”,14个茶产品荣获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选金奖,5个茶产品荣获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巴中云顶”被第四届中国茶叶博览会评为“有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四是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设立了“茶产业技能培训中心”,创立了“巴中云顶茶艺馆”,48人获中、高级茶艺师资质,6人取得评茶师资格证书。五是推进了产业增产增效,通过茶叶产业质量提升、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较2015年新增产量0.6万吨、新增产值10亿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黄朝阳

我委始终聚焦制造强省建设,不断实施工业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一、着力实施产品强质工程

今年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工业领域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制造强省建设目标,突出工业提质增效,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各项工作,大力实施产品强质工程,狠抓工业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有力促进工业动能转换、转型发展。

(一)加大创新改造支持力度。立足增加有效供给和提高供给质量,适应把握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新特点,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围绕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绿色制造、工业强基等重点领域,设立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与创新驱动资金6.53亿元,技术改造资金11.65亿元,支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高端装备研制,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加强工业设计,促进工业调结构转方式。

(二)实施工业品质量提升行动。把握要素供给结构和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组织名优特新产品进超市,指导白酒企业开发新产品进酒吧。配合商务部门做好“川货全国行”“新春大拜年”等活动。二是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积极组织开展“质量标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承办“2016年全国第四期质量标杆经验交流学习活动”。全年推荐获批“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47个、 “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5家、“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5名、“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6名。三是组织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筛选推荐科伦药业等412家企业参加“中国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四是配合做好“双打”工作,联合开展钢材市场秩序规范整顿,促进市场环境持续好转。

(三)加强工业品牌培育。针对四川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国4.9%,而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整体占有率仅为3.6%的实际,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持续推动工业品牌建设,提升“四川造”的影响力。一是加大力度开展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抓好省级试点培育的基础上,推荐四川建安等38家企业获批成为全国“2016年品牌培育试点企业”。二是抓好区域品牌培育,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建设,推荐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为全国第三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推荐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申报创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四)做好工业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全省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遴选了电子信息、冶金、建材等4个大类行业22个比对产品,鼓励和推动工业企业对标先进、升级标准、促进创新。抓好全省工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发布“含钒热扎带肋抗震钢筋技术条件”等7项工业地方标准,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技术规范”等23项工业地方标准制订立项。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工业的支撑引领十分重要。将继续聚焦《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领域和七大工程,把质量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生命线,深入实施好全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培一创”,坚持对标提升、夯实质量基础,坚持品牌促进、带动品牌升级,强化协同配合、聚力质量强省,积极探索加强品牌培育和质量管控、走以质取胜的转型发展新路。

一是支持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加快制定完善并印发《全省工业产品强质实施方案》。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加快开发一批科技含量和技术档次高、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优质产品产销规模,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质量标杆”活动。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饮料食品、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领域,组织企业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参照,改进提升质量管理和工艺技术水平。配合做好质量对标提升活动,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推广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在线质量检测控制等具有“两化融合”特征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是加强“四川造”品牌建设。围绕高端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升,突出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换代,深入抓好省级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力争创建国家级品牌培育试点企业10~15家、示范企业2家。深入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聚焦家电、饮料食品、白酒、服装、家具等行业,支持企业细化市场需求,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和生产微创新,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抓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省级以上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为重点,力争创建2~3家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单位。完善品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四川制造”平台。抓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评价指南》宣贯,开展“质量品牌诊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