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

17.10.2016  22:36
10月14-15日,我校生命学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和“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启动会分别在北京举行。

我校生命学院刘静波博士作为“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该项目启动会。他主要承担该项目中“封闭式畜禽舍内环境颗粒物和气溶胶形成与危害健康机制”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负责集约化畜禽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的研究工作。据悉,该项目将围绕畜禽“全封闭、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发展理论需求,致力于解决畜禽对环境需求的“人—畜对话”重大难题。

我校生命学院教师黄晶博士、王学春博士作为“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该项目启动会,并在会上向项目组详细汇报了我校承担的子课题“粮食主产区不同种植模式生态与环境代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实施方案。项目特邀专家、首席专家及其他课题组成员对我校生命学院科研团队前期的研究基础及子课题方案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针对实施方案具体细节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对我校生命学院科研团队在模型构建、高水平论文产出等方面提出了殷切希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设立的五个大类之一。项目整合了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内容。2016年是五大类科技计划实施的元年,试点和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42个、项目1172个(在农林领域获批的8个专项116个项目中,高校共获28个项目)。

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是我国“十三五”科技体制改革后畜牧领域第一个基础研究项目,中央财政资助经费4620万元。项目由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了全国4个中央级优势科研院所,4所985、5所211涉农大学等36个单位。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养殖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对我国畜禽环境领域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年产值3万亿规模的畜禽养殖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包括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大块内容。“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属于首批启动的基础研究部分第二个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国内三十家科研院所参与,执行期5年,立项总经费1亿,我校生命学院承担的子课题立项经费为150万。(张婷 编辑)(生命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