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富顺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无缝衔接

20.01.2014  17:04

   四川在线自贡频道消息(刘钢) 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精神,2013年12月下旬,自贡市富顺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富顺县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及时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迅速启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工作,截至12月底县食品药品监管新机构顺利组建完成,于2014年1月1日起重新建立的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式行使新的职能职责。

   迅速整合监管队伍 。根据县政府改革实施意见和“三定”方案规定,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加挂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负责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具体工作,县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全部整合到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应的执法人员人随事走全部划转到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2013年12月底,24名来自县质监局、工商局的执法人员及时划转到位。

   迅速培训执法人员 。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新机构将面临上万个监管对象,在整合队伍全面完成后,为提高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对全局50名监管执法人员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让每一位执法人员在食品及添加剂、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面迅速进入角色,从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和药品生产经营实施全程监管,实现食品药品监管无缝衔接,消除了监管空白和盲区。

   迅速定人定岗定责 。12月底,在对新组建整合的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根据监管人员的实际情况,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股、室、队、所迅速进行定人定岗定责,在当前执法人员缺编近100人的情况下,全县首先建立了8个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及时确定了临时负责人,并落实了各所的办公场地,27名基层监管所执法人员及时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展工作,同时局党组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对股、室、队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在执法办案、行政审批、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明确的事权划分和职责分工,确保了2014年元月1日起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全面行使新的职能职责。

   迅速调整完善许可 。改革整合后的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原来依法开展的《餐饮服务许可证》行政许可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由原工商部门行使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行政许可职能,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按“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及时与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联系,将该许可审批项目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自2014年元月1日起落实专人派驻了政务服务中心,重新明确了受理申请、现场核查、资料收集、审批签字、证件领取等具体办理程序和流程,同时在餐饮服务和食品流通许可《办事指南》上新增加了廉政纪律要求告知内容,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得到顺利正常开展,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的服务,截至目前,已依法受理和审批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8件。

   迅速开展摸排检查 。在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自2014年元月1日开始,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时组织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和各镇乡人民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迅速投入对全县监管对象的全面摸底调查和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排查检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局监管执法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监管对象复杂的情况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创新局面,县局6名领导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亮剑行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分片区、分乡镇率队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督促指导,深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节日期间的安全大检查,并充分发挥镇乡和社区、村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协管员的作用开展调查摸底、监督检查、风险排查、隐患整改等一系列工作顺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监管盲区,并积极开展农村一条龙服务厨师和餐饮和食品流通单位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目前已组织培训5期,参训人员500余人,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

  截至目前,全局已出动监管执法人员540余人次,车辆110余台次,检查和排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3250余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和监督意见书189份,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2876份,培训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1200余人次,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8张,查获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点2个,收缴非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6公斤,监督销毁超过有效期和保质期的食品药品123公斤,在“亮剑行动”中已监督抽样肉类等食品17个批次送检验检测,并联合协助公安机关在李桥镇一举查获涉嫌假冒的“歪嘴郎”白酒202件,4848瓶(规格100克/瓶)484.8公斤,货值金额5万余元。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整合后的执法人员基本实现了工作角色的迅速转换,真正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期间工作不断、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及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为保障全县100多万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