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等6县被认定为四川防震减灾示范县

11.11.2016  22:10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钟振宇) 11月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认定青川县、石棉县、金堂县、宝兴县、邛崃市、绵阳市安州区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防震减灾示范县(市、区)。至此,我省共有11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市、区)。

2012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县创建及命名认定工作。2013年,崇州市、西昌市、广元市朝天区、北川县、汶川县被认定为我省首批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中国地震局在全国推广我省创建认定工作经验、做法,多省相继开展创建、认定命名工作。2014年6月,中国地震局首批命名认定的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共11个,我省占5个。

我省防震减灾示范县(市、区)考评内容分为组织领导与保障体系、监测预报管理、震灾防御管理、地震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与政务公开五大部分、22个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考评,如县政府编制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占1.5分,建立县乡两级含地震救援在内的应急救援队占1分,建有县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占2分。

链接:第二批示范县特点

青川:建设了地震监测防御指挥系统,搭建起“震前、震中、震后”三位一体立体式监测防范平台;整合地震、国土、气象、水务、民政等部门资源建立的应急处置平台.

石棉:实施活动断层探测与精定位,城乡规划具备可靠科学基础。组织实施棚户区、老旧危房和厂区改造,着力消除地震安全薄弱环节。

金堂:开展乡镇农村危房排查,实施“高山移民”民生工程项目,对远离交通要道、地处滑坡区、通信盲区、无抗震设防、救灾难度大的散居点实行整体搬迁。

宝兴:强化农房重建质量监督,大力推广应用抗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增强城市灾害防御能力。

邛崃:利用灾后重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把抗震设防融入农居建设,灾区农房抗震设防比例由原来的45%提高到95%以上。

绵阳安州: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施实时监控、获取灾害分布等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家、省、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对接互通,达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