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政府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实,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博客、微博、微信、淘宝网、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兴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人大工作,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要求,也是完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服务县级人大工作进行初步探究。
一、开通“四种渠道”服务“三权”,促进民主增量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参与政治的特征日益鲜明。如何将互联网带来的公众直接参与政治的现实与代议民主渠道相对接,扩大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促进民主增量提升,汇聚吸纳民智,更好发挥县级人大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在县级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摆在人大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是开通网络直播。每年的县级人代会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为让公众更及时全面了解会议情况,可在人大网站开设会议专栏,用视频、图文直播全体会议实况,发布相关信息,由过去的“闭门开会”变成“开门议政”,让群众更多地了解人代会依法行权的情况。二是开通网络论坛。在人口流动加速的大背景下,县级人大征集意见局限于户籍人口,已不合时宜。可在地方论坛或人大门户网站开设网络专版,向网民征求对重大事项的意见,如对县级人大征集年初的监督议题,“一府两院”的工作计划、财政预算安排等,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人民的意见、要求、想法有机会有渠道表达,并得到充分尊重和采纳。三是开通民情连线。建立视频民情连线和QQ民情连线系统,常委会每年与各代表小组分别开展视频民情联系活动,打破常委会联系代表小组时间、空间的限制,节约行政成本,实现联系沟通常态化。四是开通网络监督。网络监督已经成为人民监督政府、优化政务、抑制腐败的有效形式。人大监督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监督方式,积极探索和应用网络监督,比如推进预算审查在线监督,就能够将传统的事后监督、被动监督变为一种实时、全程、经常的主动监督。
二、使用“四款软件”服务“三会”,促进办会质量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逐渐习惯“走上云端” “活在线上”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生活,如何适应信息化生活常态,将互联网充分运用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提升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是县级人大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一是使用信息群发软件。使用“协同通信”软件,可向移动、联通、电信手机上发送信息,提前将手机号码输入电子表格并存储后,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可一次群发上百条,能收到对方确认的回复信息,可设置定时短信提醒,可查询记录。过去一次常委会通知需要一个小时完成,用此软件几分钟能搞定,还能避免遗漏,有据可查。二是使用电子阅文软件。可在会议室配备专业的笔记本电脑,开发集文件分发、阅读、管理功能为一体的电子阅文管理软件,参会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实现阅文、标注,既节能环保,又降低会议成本。三是使用电子表决软件。可在会议室安装电子表决软件,会议主持人宣布按键表决时,代表或委员分别按下电子表决器,会场内电子屏幕上迅速显示出得票情况。比传统的举手或画圈方式,更能反映代表或委员的真实意愿,保证人大表决活动的公平、公正和民主。四是使用视频会议软件。可利用党政网视频会议软件,实现乡镇与县级人大联网互通。人大代表可以“足不出乡”,在所在乡镇便可以通过该软件与县级人大常委会联系,列席常委会议,主任会议,发表言论,并与市人大视频会议软件互联互通,实现各级人大会议的无缝对接。
三、开发“四类系统”服务代表,促进代表能力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免费、快捷、分享、参与等特点强化着公众的主体、参与、民主意识,人大代表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代表依法、为民、务实、有效履职能力,是县级人大代表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一是开发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代表活动电子信息记录,活动情况备案和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代表佩戴装有芯片的代表证参加活动,现场刷POS机签到,代表活动信息自动上传至系统。代表在线工作,进行调研、形成议案、建议;与人民群众、人大机关以及“一府两院”进行交流互动,都能通过系统形成代表履职个人档案。该系统的运用能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的积极性,督促和引导人大代表主动履职,帮助县级人大常委会客观准确的了解代表履职情况。二是开发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会前、会中、会后,随时在线提交议案、建议,增强即时性、便捷性;同时,代表可以在网上如实、客观地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较好解决以往代表建议“被满意”的问题;在当年交办工作结束后,代表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自己所提建议交由什么部门办理,可以提出改办意见,保证自己真实意愿得以实现;代表可以查看本届以来所有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内容以及办理情况,有效避免同一问题的反复提出,促进代表互相启发,可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质量。三是开发代表远程培训学习系统。该系统可链接到县级人大门户网站,可开发手机APP,能设置立主会场、分会场,能与上级学习平台链接,代表“足不出选区”,“足不出家门”,以至随时随地就可以参加培训。同时,平台上可以上传海量的法律法规讲座、专题辅导报告,经验交流等文字和视频,代表可点击阅读或观看,可设置一刻钟或半小时弹出一闹钟,文字或视频结束后回答问题,能有效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该系统的运用,能进一步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四是开发代表和网民网上互动交流系统。开发、建立QQ群、微信群、代表信箱、代表留言板、网上信访模块等,实现“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代表与网民在线双向交流。代表通过网络倾听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代表或人大工作机构及时收集、整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给予答复或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用好“三个载体”服务宣传,促进宣传效果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具有时空的虚拟性、交流的互动性、传播的瞬间性等特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大的冲击,人大宣传工作如何占领新媒体宣传制高点,全方位传递人大声音,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及时、全面获取人大工作信息,是县级人大创新宣传工作的大势所趋。一是用好门户网站。网站根据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和工作需要,建立“人大新闻”、“重要发布”等多个栏目,及时发布人大有关信息,网站手机版同时上线,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电脑,只要点开网站,县级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议,开展的视察调研、代表活动,通过的决议决定、人事任免事项,发出的审议意见书及办理情况都可以及时查询了解,实现“一网在手,应有尽有”。二是用好微信微博。充分利用微信这个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生活工具”,开通微信公众号,将县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工作动态,以简短精炼接地气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快速地呈现在微信公众号上,并同步到腾讯微博上,快速传递人大声音,并能实现与网民充分互动。 三是用好手机报。随着刊物、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体的衰落,被称为“拇指媒体”的手机报能将人大新闻、彩图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彩信到手机上,手机用户无需网络,不要流量随时随地可在手机上实现阅读,能克服传统纸质媒体传播慢,携带麻烦,阅读枯燥的缺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