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30.09.2015  15:14

  为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近年来,通江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和动物防疫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体系。 通过全面开展县乡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基层畜牧兽医体系体制得到全面加强,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 一是加强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全县4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相关设备,加强相关人员技术培训,改善了基层兽医设备装备水平,提高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村级防疫员报酬,稳定了基层防疫员队伍。

   三、建立完善动物防疫责任、监督、考核制度。 一是完善动物防疫分级负责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政府部门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及“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形成上下联动的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动物防疫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二是完善动物防疫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业务部门职能作用,实行县、乡、村三级督导,县畜牧兽医局对各乡镇防控工作定期督导、定期检查、定期通报。三是完善动物防疫考核工作机制。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

   四、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一是全面推行“月月补免”制度。为消除集中防疫存在的因补栏出现免疫空档的弊端,提高免疫密度。对新补栏、集中免疫时不适宜免疫的动物进行补免,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实行抗体检测结果反馈制度。对免疫过的畜禽,通过抽样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乡镇及各接受抽样的养殖户,对免疫不合格的,要进行补免,通过“以检促防”的方式促进全县动物强制免疫工作。(邓家涛、蒋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