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率先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

13.08.2015  15:44

    巴中市通江县已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57处,有效解决241866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占计划任务的100%。“十二五”期间,该县规划解决农村居民190120人和农村学校师生5174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2014年底,省、市全面下达目标任务,下达项目资金12734.4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65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82万元),规划兴建各类供水工程357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56处、分散供水工程101处)。
    坚持“三为主、五到村”,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行业主管”的“三为主”工作思路,采取“规划民评、建卡立档到村,内容民晓、项目公示到村,方案民选、技术服务到村,工程民建、干群参与到村,财务民审、资金补助到村”的“五到村”建设机制,确保村级饮水安全工程顺利推进。目前,建成村级供水工程317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17处,分散供水工程100处),切实解决8.9247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师生的饮水问题。
    坚持“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推进场镇饮水工程建设。针对全县场镇供水工程历史欠帐多、处理能力低、管网配套差、资金需求大等问题,县委、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机制,按工程总投资的20%从饮水安全项目中落实定额奖补资金,其余部分由供水企业融资解决。目前,共建成场镇集中供水工程26处,有效解决场镇15.6421万居民和师生的饮水问题。
    坚持“水质优先、部门主责”,保障村镇居民饮水安全。在水源治理上,做到每建一处工程、划定一处保护范围、落实一处保护措施和辖区巡查责任。近年来,共取缔38处河道砂石资源开采、7处网箱养殖、3处畜禽养殖场,建水源涵养林5100余亩,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在水质管理上,主动对接县卫生疾控中心,对覆盖1000人以上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按丰期、枯期进行监测,按月对出厂水进行监督检测;对村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分片区按工程处数的30%进行抽检和巡检。经监测和检测,全县村镇供水水质合格率达92%以上。
    坚持“主体管护、基金维养”,确保建设工程发挥效益。管理上,村民自建水池、水窖、水井实行户建自管;村级联户供水工程实行联建轮管;村内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协会专管;场镇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供水总站统管。并按照“多渠道筹集、使用于工程、谁缴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县财政预算一点、供水企业缴一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中提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级协会筹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建立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出台了《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目前累计征收资金310余万元,保障了工程日常维修养护。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