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县山区女教师陈坤琼:绽放三尺讲台上“美丽之花”

09.12.2015  20:35

陈坤琼老师

图为:陈坤琼正辅导学生学习。 袁极华摄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刘波 耍子木尔) 陈坤琼是宜宾屏山县新市中学校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自从1991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她用极其特别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脆弱的身躯在山区学校的第一线岗位已经24载,她经常会收到学生们通过纸条和短信捎来的心里话:听了陈老师上的课感觉很新鲜、特别,课堂学习氛围浓郁,大家上课热情高涨。陈老师就像父母一样爱护我们,就像挚友一样关心我们,想起了陈老师无论多大的困难也不觉得难,再长的路也不嫌远,面对困难总能找到脱破口……师生们的肺腑之言,让陈坤琼老师更加热爱本职工作,令这教育之花在三尺讲台上绽放的更加艳丽、怡人。

   爱好数学,从小与教学结下不解之缘

  陈坤琼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进入学校园后,她那淳朴、善良和好学的性格赢得了师生们的好感。在小学阶段的一次数学课上,陈坤琼被老师讲解的数字演说知识深深吸引,从此,她对数学知识便产生了浓厚兴趣,年幼的陈坤琼暗下决心要把这门课程学深、学透。

  在年幼求学路上,陈坤琼开始超前学习数学知识,还利用课余或休息时间,看书本、研例题、做练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身勤奋努力,陈坤琼的各科成绩从班上的中等生变为优等生,并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她还当起了数学学科“小助手”,义务为班里的同学讲解一般性的数学知识,经常为同学解答数学难题,师生们为之肯定,大家都亲切称她为班里的“小数学家”。

   挑战困难,人到中年探索创新教学

  因为工作需要,陈坤琼老师刚参加工作所任教科目是初中语文学科。8年前,一次偶然机会陈坤琼临时上了一周的初中数学课,才深感学生们的数学基础普遍很差,甚至有不少学生患有厌恶数学毛病,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也提不高,导致了部分教师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科教学工作。陈坤琼暗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就主动向学校申请担任初中数学课教学。调整教学科目后,陈坤琼一心寻思着如何解决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的症结,结合自己小时候学习数学知识动力源,并决定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说干就干,陈坤琼根据学生厌学特点,开始尝试自己长长教改路程。起初,由于很多学生不适应,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她的数学课很是反感。但陈老师并没有气馁、放弃,并始终沿着既定目标前行。两个周下来,学生们逐渐找到了陈老师上课的感觉,数学成绩渐渐上升起来。

  12月6日是周一,七年级五班第三课堂是陈老师的数学课,班上的七八名学生正在学习最后一课时《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另外10名学生正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认识》,另有20名学生按正常教学速度教学,她把班上的40名学生按照吸收新知识的快慢程度做了分析,采用分段教学、分段评价。在课堂上,陈老师讲得很少,大部分时间是辅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求学生不必端端正正就坐,甚至可以离开座位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请教,对于学生易犯错的知识点就集中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关键。在她看来,学生犯了错只要能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更是一种学习好方法,她从未因学生做错题而批评学生。学生的课堂作业基本上都能在课内完成,课堂之外,陈坤琼也就不再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学生们对于陈老师这种教学方式感到轻松。

  为此,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周边乡镇学校的关注,纷纷组织教师前来“取经”。她非常珍惜与同仁们研究教育教学的机会,虚心、耐心与其切磋、交流心得,努力做到教学相长、优势互补。在她的影响下,该校的数学成绩逐渐上升,并多次获得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周边乡镇的教学也逐渐辐射到。

   爱生如子,热爱教育胜过自己身体

  陈坤琼把教育当成了自己毕生事业的梦想,认识她的人都如是评价。因多年的教育,她那“女高音”的歌喉已经患上声带小结。曾经有一些条件很好的学校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不仅自己没有去,还把已经在条件较好学校工作的丈夫动员回来与她“并肩战斗”。 陈老师夫妇是靠工资维持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对学生的帮助,陈老师一家从不犹豫,除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外,还为患病学生端水送药,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义务补习功课。冬天,学生洗的衣物不易晾干,她就用自家的洗衣机为学生洗衣脱水;困难家庭学生衣服单薄、御寒困难,她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们穿;夏天热,她让丈夫免费给学生运水;深夜,学生病了,她与丈夫一起把学生送到医院治疗,大家都说陈老师照顾学生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周到,陈老师就像母亲、像姐姐、像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2009年3月一天,陈老师发觉自己的腰部疼痛,起初以为只是一点点伤风感冒罢了,她忍着疼痛继续给学生们上课,丈夫和家人了解后,大家都劝她到医院检查,都被她以不碍事的话语拒绝。渐渐地……陈老师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在丈夫和父母的强烈要求下,陈老师勉强答应了家人,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肾平滑肌血管瘤”。但她一想到再过几天就开学了,她所带的班级又是初中毕业班,于是她心急如焚地向医生咨询病情及手术后的出院时间,当主治医生告诉陈坤琼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治疗和半年的时间静养时,她心急如焚并反复找医生了解情况,一心想着把学生送毕业后再来治疗。此时,医生郑重向她介绍了此病的严重性,若不及时手术摘肿瘤,会危及生命……经大家反复劝说,陈坤琼才勉强答应及时治疗。

  在手术刚过的治疗期间,躺在病床上的陈坤琼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仍然抽时间研究九年级的数学教材,每一个公式,每一道例题,她都认认真真反复研究、吃透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思考教学方式方法。十几天后,陈老师再也忍受不住教学岗位的“诱惑”,未等病情痊愈又回到了自己那渴望已久的“三尺讲台”。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方便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和自己养病,陈老师在教学楼的过道上搭起了“病床”。

   坚守山区,平凡岗位绽放花之芳香

  陈坤琼同志对教育教学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特别的教育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教学学科成绩年年都处于全县前茅。对此,她的工作也更加繁忙,常邀请去献课或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也让参加学习的教师们获得了成功喜悦。在24年的教书生涯里,陈老师撰写出数学教研文章10余篇,并多次被国家、省级重要刊物采用;而她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市、县有关部门评为先进班集体;个人获得县级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陈坤琼工作事迹在该县来说虽然小有名气,但她从来不自满。据该县教育部门介绍,陈坤琼从1991年参加工作起,没有主动申请调动工作,而是默默选择坚守在屏山县偏远的西部乡镇从事教育。她说她愿意长期同这山区里的孩子打交道,她喜欢孩子们那种淳朴、善良和不怕困难的性格,就像当年自己一样,希望他们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