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长啥样?三组数据描摹四川新“县”像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能。而今,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年来的发展,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挑战?
今天,我们将透过一组组数据,解读县域经济发展背后的路线图,细看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机遇和挑战。
四川的县域经济长什么样?日前,省统计局提供的一份报告,对全省县域经济的特点进行了总体描绘。整体来看,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领先、农业优先、生态争先的特点。
数据显示,90个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经济实力最强,领跑全省——经济总量占比超过3/4;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农业优先发展成效明显——31个县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争先发展绿色经济——其中,56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
“下一步,全省在保持这样特点的基础上,可继续从产业基础、营商环境、民生事业等领域入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说。
核心区域领先发展
90个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8.4%
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上,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都是熙熙攘攘。
今年1到5月,锦江区新引进21个国际知名品牌入驻辖区商圈。此前,迪奥时尚配饰全球首店、得行酒吧、亨得利等29家西南首店,已在此落地。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90个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8年,四川省90个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8.4%。
“从这个维度看,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城市群经济转型。”盛毅说,县(市、区)域主体需要把自身放在城市群来考虑,充分发挥各自要素优势,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从经济结构看,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也正成为90个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主流趋势。
“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发展还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侧重。”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下一步,市辖区应当立足城市的性质与功能定位,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更多承担起城市地域的经济功能;重点开发区则要更加突出经济发展功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的能力。
农业区域优先发展
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中,有31个“百亿县”
绵阳市三台县花园镇涪城村的麦冬产业基地,通过“猪—沼—药”的种养循环模式,使1700余亩麦冬地综合利用率达到了100%。
三台县的麦冬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尽管已经做到了业界第一,但提升产品质量的步伐从未停歇。去年,三台投入1000万元,在花园镇镇江村、白衣村等9个村建设近万亩麦冬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推进统防统治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放眼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良好。去年,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GDP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31个县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
但和市辖区、重点开发区相比,农产品主产区县仍有不小上升空间。去年,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县均经济总量为354.2亿元,而农产品主产区县只有前者的一半。
“四川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需要重点发力。”戴宾建议,要更加突出农业产业功能,进一步调整优化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具体来看,需按照对盆地中部平原浅丘区、川南低
中山区和盆地东部丘陵低山区、盆地西缘山区和安宁河流域提出的差异化发展要求,着力保护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态区域争先发展
58个县(市)中,56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
地广、人稀,是四川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给人的第一印象——58个县(市),面积占比超全省的六成,但户籍人口仅占全省的10.4%。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发展生态产业、加大转移性收入的补偿力度,成为这片区域的主要抓手。
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牧民巴甲,此前通过减少100多头牦牛,腾出手来发展旅游产业。“牦牛虽然少赚了6万元,但旅游接待加上禁牧草场的补助,反而让收入略有增加。”
若尔盖通过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使牧民减畜不减收。
对于这类区域的发展,盛毅表示:“要根据县域特色,分门别类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立足长远来考虑人口布局和产业布局。”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GDP占全省总量的5.3%,其中7个县不足10亿元。
针对这种情况,戴宾表示,下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是首要任务。同时,我们也要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同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使其成为集聚、带动、辐射乡村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从而提升经济实力。”(记者 唐泽文)
责任编辑:蒋燕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