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产业 借力借势发展
盆周山区县和民族地区县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缩小盆周山区、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也是构筑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底部基础的迫切要求。
尽管盆周山区发展工业条件不足,尽管民族地区多处限制开发区域,但优越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饶的物产,却蓄积了该地区县域经济厚重的绿色底蕴和生态根基,成为其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今天,我们走进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看苍溪县如何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猕猴桃百亿产业,看米易县如何利用阳光做好康养产业大文章,看石棉县在重建中怎样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看西昌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如何坚持环保先行的理念,看金川县如何打造“藏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看九龙县如何重点培育藏彝走廊核心区“五朵金花”。聚焦生态理念,倾听发展重音,一起触摸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县跨越发展的“绿色脉动”。
做猕猴桃
百亿产业“大文章”
□莫东鸣 四川日报记者 徐凯
[苍溪]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是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及原产保护地、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全国育肥猪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庭院经济高效产业专业示范县、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川省首批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县城。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
“现在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就在家门口的猕猴桃园区上班。”5月14日,苍溪县永宁镇兰池村,回乡打工的王天生算起自己的收入账:家里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收益近8000元。妻子和其他村民一起就地当起园区工人,每月管护猕猴桃苗约20天,收入1300元。
这是苍溪县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农业园区为依托,让猕猴桃种植成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金钵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苍溪始终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行万亩园“带”千亩园、种植园“套”养殖园、产业园“联”农户标准园的“群园”模式,形成“因山就势、长藤结瓜”的组团式山区产业发展特色。目前全县建成跨乡跨村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2个,发展千亩园区52个。
红心猕猴桃适合在苍溪土地上生长,苍溪县着力建设50万亩红心猕猴桃标准化基地,铸造百亿猕猴桃产业“旗舰”。走进苍溪县猕猴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兴玉正在生产车间查看产品质量,他指着才下线的果醋说:“我们从事猕猴桃深加工,开发生产猕猴桃浓缩制品、果汁饮料、果醋、果脯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
目前,全县已建成红心猕猴桃产业基地26万亩。
声音在全省山区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苍溪县委书记何海生:我们打优势生态牌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物丰美、家秀美、人乐美、村和美”的具体目标。将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不断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围绕“一带两翼一区”县域新村总体布局,按照“三退两迁建”的工作思路,梯次推进十乡百村两百里产村一体示范带、苍剑线和苍巴线为主轴的两翼和北部山区新村建设,建成元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20个、新村聚居点108个,生态新村覆盖面达到65%。我们将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注重发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注重“三化”联动推进,注重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奋力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康养型阳光花园城
引来“候鸟族”
□四川日报记者 秦勇
[米易]
米易古称“迷昜”,意为“太阳迷恋的地方”,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地温室和热作区,系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国家“南菜北运”基地。近年来,米易县以构建“阳光米易、激情米易、活力米易、生态米易”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全省山区县前列。2013年,米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亿元。
在米易,居民的夜生活大多从安宁河堤开始。
5月15日傍晚,夕阳西下,2000多米的河滨长廊开始热闹起来。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汇聚到这里或散步或亲水嬉戏。清风徐来,驱散初夏的热度。在本地人心中,河滨长廊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散发着这座康养型阳光时尚花园城的迷人内涵。
正是这种迷人内涵,吸引众多外地人到米易买房置业,周飞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冬天,周飞去过米易,感觉这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城市也非常漂亮,他萌生了在米易买房的想法。近日,他托朋友打听一下米易在售商品房的情况,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开盘房屋价格并不低。但他还是准备买套小户型,今年来享受冬日暖阳,阳光康养。
米易年均气温19.7℃,日照2380小时,是“夏避暑、冬暖阳”的康养度假理想目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阳光资源,米易县加快建设安宁河谷“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县城,初步建成10平方公里、承载10万人口的城市雏形,加速推进米易时光度假区、亲水主题核心区、康体疗养休闲区、佛教文化养生区等产城相融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族”来此栖息。阳光康养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将米易建成康养度假目的地
米易县委书记王飚:近年来,米易县以“争当全面小康社会排头兵”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富县、三产活县、旅游兴县”为总体取向,实施改革促动、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四化联动、创新驱动五大战略,全面推进两个省级试点小城镇建设,统筹实施产业新村、民族新村、旅游新村项目,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节点、新农村聚居点为辐射的城镇发展格局;构筑以阳光、运动、休闲、度假、康养为主题的城镇业态支撑,将米易建设为攀西资源开发增长点、现代农业示范区、阳光时尚花园城、康养度假目的地和富足安康幸福园。
大渡河沿岸
建起“百里金果长廊”
□四川日报记者 游飞
[石棉]
石棉是全国唯一以矿名命名的县,位于雅安、凉山、甘孜接壤地带,素有“藏彝走廊”之称。石棉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国定重灾县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受灾县。近年来,石棉县奋力推进灾后发展振兴,先后获得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等荣誉。2013年,石棉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亿元,增长9.2%。
5月15日,在新民藏族彝族乡大马村大渡河畔,黄果柑种植大户刘江国正在地里忙着给树木修枝整形,“今年黄果柑卖得很好,平均每亩收入超过了1万元。”在大渡河沿岸,成片的黄果柑树,还有枇杷树等经果林,构成的“大渡河沿岸百里金果长廊”,让农户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打造“大渡河沿岸百里金果长廊”,是石棉县加快县域经济优化升级步伐的重要之举。近年来,石棉县大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坚持走精品高效农业之路,发展黄果柑、枇杷、核桃等特色农业基地15万亩,建设了3个万亩标准化生态示范片,“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等生态品牌美誉度显著提升,近3年累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
2013年,石棉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安顺场成为“4·20”芦山地震灾区震后首个成功创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投资30亿元的栗子坪国际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据石棉县旅游局党组书记周天奋介绍,目前石棉县在旅游环线建设中初步形成生态休闲、红色体验、民俗文化三大旅游形态,近三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6亿元。
农旅对接促一三产业联动
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曾令举:近年来,石棉县按照“全域统筹、生态引领、开放创新”的思路,围绕生态抓产业重建,明晰定位,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围绕生态抓产业重建过程中,石棉县强调“三产联动”,增强发展协调性。发展县域经济,石棉县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建成迎政农业加工园区,农业专合社达146家。同时以农旅对接为突破口,促进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成功举办了四届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黄果柑文化节。目前,全县生态主题酒店、星级农家乐、星级民宿接待点达到123家。促进服务业与工农业共融发展,建成旅游、种植等专业村36个。
吸引的
都是“不冒烟”企业
□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 王云
[西昌]
西昌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近年来,西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形成符合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5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县域经济十大范例城市、中国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10余个国家级荣誉。
5月15日下午,西昌市成凉工业园区内,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复新液生产线车间,几名工人正在为新建成的厂房打扫卫生。“今年8月正式投产后,年产量达30万件,产值超过8亿元。”公司总经理段红丹告诉记者,作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项目,这将是该领域中国内最大的生产线。
在园区管委会主任曾怀阳看来,成凉工业园区是西昌市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园区确定了“十大园区”发展方向,如总部经济园、食品产业园、医药物流园等,吸引的都是“不冒烟”的企业。去年,成凉工业园区有规上工业企业25户,实现工业产值12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强。
总投资100亿元的西昌风电项目,一期工程黄水风电场已于5月开工建设,装机容量9.5万千瓦,12月底首批机组将投产发电, 2015年3月全部完工。而在10月,投入40亿元资金分六期实施的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将竣工。到时,邛海湿地将成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市湿地,邛海水域面积将从治理前的27平方公里恢复至38平方公里。
西昌市委书记李俊:西昌市产业转型是全方位的转型,我们将以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调整到“三二一”为目标,逐步缩小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通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培育壮大钒钛钢铁、装备制造、建筑业、建材业、清洁能源、食品医药、烟草7大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了西昌市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梅塞尔、沃尔玛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保利、碧桂园等11家中国500强企业纷纷落户西昌。今后,西昌市仍然要坚持走“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的绿色跨越、转型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样板。
全域全时的
生态度假文化体验
□徐中成 四川日报记者 松涛
[金川]
金川县位于川西北高原,素有“阿坝江南”、“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到2014年,林地面积达到37万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达41.72%。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53亿元。
5月15日一大早,金川县咯尔乡复兴村福鑫苑农家乐,老板韩洪坤和店里的10来个服务员就忙开了,“昨天有几拨重庆、成都等地的自驾游客打电话预订了9桌餐。”韩洪坤告诉记者,随着金川旅游业的兴起,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3月至10月,每天客人络绎不绝,一年纯收入十几万元。
金川以打造“藏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推进区域联动、资源互补,与周边四县抱团打造“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开创“资源整合专业托管”的新模式,与川旅集团等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启动“4221”项目工程。按照“农旅相融、工旅互动、文旅一体”的思路,以观音桥、嘎达山等景区开发为重点,构建起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全域、全时、多元”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在金川县勒乌乡马厂村,翠绿的葡萄叶将一座座山坡装扮成绿色的海洋。正给葡萄树浇水的村民康乐告诉记者,“去年,家里的5亩葡萄卖了1.5万元。全村270户1500余亩地里都种上了葡萄。”金川按照“产业基地酒庄经济”的发展思路,打造高原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已建成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近1万亩。
同时,着力培育壮大金川雪梨、泡菜产业、芳香产业、中藏药材、现代畜牧和林下产业等“七大特色产业”,努力打造“有机食品”之乡。
生态是生命线 也是小康之路
金川县委书记张海清:生态是金川的生命线,也是小康之路。我们要立足生物、水能、旅游、文化、气候等五大生态经济优势资源,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着力把“五大资源优势”转换为“五大经济优势”,奋力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县”。要始终坚持四个“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建设生态屏障;坚持产业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基础设施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激活生态功能;坚持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优化生态系统。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培育藏彝走廊
核心区“五朵金花”
□耿冉 鲁程 四川日报记者 陈建兵
[九龙]
九龙县是甘孜州水能、矿产、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牦牛——世界之最”的九龙牦牛,其花椒素有“贡椒”之称。近年来,该县按照省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和州委“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做强水电业、做大矿产业、做优旅游业、做精农牧业,2013年,九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8亿元。
今年对于小金乡洋桥村村民尼尔木呷来说,真是喜事连连。在九龙县以10个彝族聚居乡为重点的“彝家新寨”连片扶贫建设项目带动下,他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彝式新房,还种植了8亩新品种黄果柑,仅此一项家中一年可增加收入2万多元,再算上务工收入,今年尼尔木呷一家的收入可望达到4万多元。
尼尔木呷兴奋地说:“路修好了,致富门路多了,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我们都想对政府说声‘卡莎莎’(彝语‘谢谢’)。”他在设想,等游客多的时候,将家中的房屋打造成“彝家乐”,吃上旅游饭。
尼尔木呷的打算正契合九龙县发展旅游业的勃勃雄心。九龙县地处藏彝走廊核心区,有著名景区伍须海、猎塔湖,九龙县以伍须海5A级景区建设为龙头,加快瓦灰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猛董神山、猎塔湖及普依赞雪探险旅游区、雅砻江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等精品景区建设。
目前,九龙县重点打造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品牌,着力推出“高端、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龙头企业基地 农牧户”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做优生态旅游业 做精生态农牧业
九龙县委书记赵景强:大力推进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建设,依托生态旅游业、生态特色农牧业和水电、矿产业优势,着力推动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绿色九龙,做优生态旅游业、做精生态农牧业、合理开发水电、矿产资源,着力建设甘孜州“和谐发展样板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和“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生态旅游增长极;走“名、特、精、优”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路子,重点打造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