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城南镇扎实推进连片扶贫开发
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地处二环山,离县城11公里,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8亩,总人口1702人450户,其中贫困人口473人171户,贫困发生率达27.8%,属于典型的“一高一低一无”贫困村。滞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通过竞争性演说,芭蕉村成功地被纳入邻水县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镇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甩开膀子,扑下身子,以扶贫开发为杠杆,撬动芭蕉村彻底摘除贫困帽子。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管,驻村干部沉到村实行挂图作战,推进工作开展。
二是尊重民意,遴选项目。先后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及党员大会,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遴选符合芭蕉村发展的项目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经过反复的沟通,最后确定新修4.5米宽村级公路1.988公里、维修村级公路3.1公里,新修1米宽便民路2.87公里、1.5米宽便民路1公里、生产便道3公里,修建蓄水池1口、化粪池4口,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200米,投入资金104万元。
三是整合项目,扩大效应。扶贫资金毕竟是有限的,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争取到了县交通局项目资金380万元,硬化公路3公里;水利资金40万元,整修山坪塘3口,安装输水管道2公里;林业资金3万元,农业资金5万元;引进社会资金4200万元,修建铜锣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四是转变方式,狠抓落实。我镇积极转变扶贫方式 ,由漫灌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芭蕉村扶贫项目除必须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公开招标决定施工队伍的,其它项目都由当地村民投工投劳进行自建。截至目前为止已建成蓄水池1口、化粪池4口,新修村级公路1.5公里、维修村级公里2.6公里,新修便民路2公里,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60%左右,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成。
五是强化监督,逗硬考核。一是成立了以镇纪委书记为组长,财政、民政、安办、交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质量。二是接受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定期向广大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逗硬考核,镇上列出专项资金对扶贫工作进行专项考核,重点考核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及项目建设质量。
通过扶贫和其它资金的投入,将山区变成景区,将荒山变成花果山,将农副产品变成商品,改善芭蕉村产业、基础设施等条件,增加农民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彻底摘除芭蕉村的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