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四个强化”撬动民营资本 助力脱贫攻坚

13.06.2018  11:18

 

近年来,平昌县以“四个强化”为抓手,积极引导民营工商资本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共吸纳2个基层商会、5个行业商会、191个工商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商贸扶贫,累计投入发展资金5.0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46个,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增强企业帮扶社会责任感。坚持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扶贫独特优势。一是凝聚思想共识。始终坚持把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与工商企业人士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次召开动员会、专题座谈会和推进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省、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工商企业人士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牢记社会责任。二是精心组织推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万企帮万村”行动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制定了《平昌县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和精准扶贫工作队,  明确了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工作责任,形成了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强大合力。三是积极营造氛围。广泛宣传报道“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营造行动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声势,不断强化企业家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企业从不认知到认知,从不认同到认同,从消极应付到积极参与。

二、强化示范带动,全面激发企业帮扶参与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协会促进、政策激励、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扶贫工作。一是注重示范引领。通过鼓励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商会副会长企业主动作为、带头参与,带领会员企业参与到行动中来,拓宽行动覆盖面,为全县工商企业带好头、领好队。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优势,建立健全联席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跟踪掌握帮扶投入和脱贫进度,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好做法、好经验,推动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加快脱贫进程。三是加强考核激励。制定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考评制度,建立了工商企业精准扶贫档案和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定期通报参与企业帮扶成效,总结表彰先进典型,并把工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帮扶情况作为县委政府综合评价、评先选优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的重要参考。

三、强化协调服务,切实打通企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坚持政府搭平台,企业唱主角,搞好协调服务,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一是精心包装项目。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梳理全县146个贫困村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现状,精心包装6大类128个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特色优势和企业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帮扶项目、自主确定投资额度和产业规模。二是搞好协调服务。县级部门主动对接、协助参与扶贫企业项目选址、发展规划,切实解决企业登记注册、土地流转、项目融资、劳动力使用等具体问题,指导企业探索建立村企共建、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指导企业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帮扶规划,解决帮扶企业的后顾之忧,确保帮扶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三是挂包帮扶推进。提升党委政府对“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重视和支持,实行县级领导一对一挂联乡镇、挂包贫困村工作制度,安排县级挂联领导定期深入联系乡镇、贫困村调研指导,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落实工商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优惠政策,督促贫困村和帮扶企业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四、强化工作实效,积极探索企业帮扶共赢新模式。坚持“村企合作、义利兼顾、互惠双赢”,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有效对接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充分挖掘土地、劳动力、农产品潜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制,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多途径帮扶模式,确保社会扶贫效益最大化。一是聚焦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资茶叶、水产、养殖、花椒、巴药、核桃、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脱贫。泉河多又好集团公司在板庙镇大石村、岳家镇涌水村等贫困村探索“众筹微超+电商+贫困户”脱贫奔康新模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众筹,开办了集超市、电商体验、农产品展示、乡村旅游咨询、线上代买代销、小额金融服务、手机充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微超,公司出资60%,贫困户自愿参与,每股1000元、吸纳124人参与,股份占比40%。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农发茶叶合作社,发展茶园8000余亩,吸纳茶农2000人,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万元。二是聚焦用工就业扶贫。按照“一人就业、脱贫一户”的工作思路,企业通过项目实施、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优先招用贫困人口就业。四川明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近三年来免费培训技术工人1200人次,为农民工和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达5000人次,  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上亿元。四川平昌海越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海升扶贫科技园坚持“两优先一放宽”(贫困户优先、土地流转户优先,贫困户用工条件适当放宽),日常用工每天200余人,采摘期每天用工量800多人,年人均增收万余元。三是聚焦技能培训扶贫。工商企业利用人才优势开展智力帮扶,培养致富带头人,传授实用技术,引导贫困户更新生产生活观念,带领贫困群众创业脱贫。平昌响滩商会依托自身产业实体,优先安置建卡贫困户及子女就业,培训建卡贫困户学习种植、养殖实用技术500余人次,培训就业率到达85%。平昌县玉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技术骨干培训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操作技能20期600余人,极大地增强了村民致富能力。四是聚焦爱心公益扶贫。通过捐款捐物、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形式,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四川大巴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资助学杂费、生活费、一对一学习心理辅导、公益互动活动等方式,每年帮扶6名中小学生、1名贫困大学生,其中1人顺利的完成学业,2人升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