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科院开展院县合作深入巴中恩阳调研林业产业发展

14.06.2014  19:42

林业专家在当地桤木取样

专家在巴中与村民交流科学种田


  中新四川网6月14日电(王哲)四川省林科院为加大院县合作服务地方林业产业经济,6月10-14日,林业科技专家团队深入秦巴山区的巴中恩阳、巴州区调研科技产业发展情况。专家还一致认为作为国家重点扶贫的秦巴山区的巴中市林业产业发展走科技扶贫之路时不我待,科技扶贫更应该摆在首要位置。
  全国林业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研究员,四川林科院生物技术与良种研究所所长吴宗兴看到村民房前目前仅仅挂了两个小果枝深叶茂的核桃树,一边询问一边指导时得知,核桃树已种植了6、7年了,基本上不挂果。他认为主要是该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百姓缺乏科技知识,所以首先要给当地百姓进行科技知识普及显得特别重要。
  期间,专家们深入山林和田间地头,走村进户。在走访的区域,几乎没有见到有科技产业的影子。大都是传统农业和林业种植。在吴宗兴看来在秦巴山区许多边远山区从科技角度看是一片净土,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记者了解到,在秦巴山区较为偏僻的地方,林业产业确实是一篇空白。巴中恩阳区三星乡,至今还流传着当年红军的许多故事,是一个离县城十分偏僻的乡镇。该县有着近30年的林业基层工作经验的乡林业站站长杨全贤介绍说,多年来,当地百姓对林业科技与产业十分陌生,百姓想种也不知道该种什么,百姓致富的门路也没有,送科技到边远山区是百姓所盼,也是基层政府为民增收的迫切需求。杨站长还说,几年前,当地也开始试着种植一些坚果类的种苗诸如核桃之类,由于品种的选择不当,当地并没有发展到有规模,甚至当时栽植的核桃树多年不挂果,百姓苦不堪言,没有林业科技知识让百姓吃了很大的亏。
  据了解,在四川巴中市,随着国家“两保”工程的实施,森林覆盖率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30%提升到现在的60%多,全市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如何利用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用科技手段让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也一直是当地各级政府关心和着急的问题。
  在恩阳区玉山镇南阳村,专家们被眼前郁郁苍苍的森林所吸引。据该村村支部书记杨少弟介绍,该村的河谷地带常年雨水多,空气湿润,所以十分适宜树木生长。专家在现场点评了河谷地带的树木为低效林,利用价值不大,建议要结合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走低效林改造之路,引进适合生长的台湾优质桤木,成片发展。
  在去年刚成立的国家县级行政新区—巴中市恩阳区,从新区刚建立起就着手规划如何发展林业产业让百姓增收致富。该区农业发展局副局长朱斌也表示,当前,从科技引领扶贫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迫在眉睫,在交通条件较为优越的高速路附近,许多相关的业主对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尤其看好,而且开发效果不错,比如成片的银杏种种植在品种的选择和后续管理上科技成分含量高,从目前来看,示范带动作用已十分明显。
  记者还了解到,作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林科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将在秦巴山区扩大院县合作规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让科技林业产业发展走进千家万户。吴宗兴还表示,随着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深入和2014年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的工作即将启动,走科技发展林业产业之路,秦巴山区百姓勤劳致富的门路会越来越多,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会越来越宽广。
  期间,专家团队还深入巴中市南江县林业产业示范基地考察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