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出国淘金记:月薪能买LV 怕维权吃"哑巴亏"

21.01.2014  15:48

  出国务工去澳大利亚的收入最高。

  按每年工作11个月、每周工作38小时计,务工人员的年收入均在33至50万元人民币之间。——出国务工中介

  今年1月,在德国务工4年的泸州人A先生(化名),终于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回家路上,看着窗外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A先生百感交集。这几年,身处异国他乡的酸甜苦辣,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他的脑海,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出国淘金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平坦。

  在泸州,出国务工的总人数,目前已超万人。近年来,“出国务工潮”在泸州悄然升温,每年出国“淘金”的人都在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出国一人,致富一家”的美好“画饼”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诱惑】

  国外当厨师 A先生月薪能买“LV”包

  “在德国的中餐馆,技术过硬的厨师很好找工作,因为绝大多数中餐馆都缺人。”4年前,已有厨师从业经历20余年的A先生,通过合法程序取得出国务工资格,并到德国慕尼黑成为了一名合法的劳务厨师。按照当地法规,A先生与一家中餐馆签订了工作合同,最终到2014年初合同期满。像他一样在德国各种中餐馆打工的,还有100多名泸州籍厨师。

  “在德国,工作强度是和收入成正比的。”A先生说,虽然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但高额的收入让他感到满足。面对记者的追问,A先生不愿意透露具体收入,只说:他每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德国买一个“LV”的包。4年下来,A先生已积攒了足够的积蓄,并打算在泸州开一家中高档特色餐馆,自己当老板。

  出国当民工 每年可寄10多万元回家

  出国一人,致富一家——这是四川某出国务工劳务中介公司驻泸州办事处的宣传语。近年来,想利用出国务工这条路“淘金”的人,在泸州逐渐增多。事实上,出国务工,有时候的确能让一个家庭快速实现脱贫致富。

  “前不久,我们输送了一批到新加坡打工的民工,他们主要是从事建筑业。”该办事处负责人廖宗荣称,靠这条道路“发财”的泸州人不在少数。“来自泸县的杨恒秋、来自古蔺的罗国其以及从泸州出国务工的遂宁人蒲玉金,收入算是少的了,但每年他们都可以往家里寄10多万元。

  廖宗荣称,该办事处成立于2011年7月,已有不少帮人出国务工致富的案例。

  其中,输出到澳大利亚的工种收入最高,按每年工作11个月、每周工作38小时计算,务工人员的年收入均在33至50万元人民币之间。另外,当地的加班费,还按每小时150至180元人民币计算,并可在一周内结清。

  【险阻】

  高强度的工作加班是常事,一人揽下4人活

  “加班是常事,而且只要是上班时间,能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就很奢侈了。”A先生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和国内的大厨不同,在德国的中餐馆工作,一个人要干3至4个人的活,而且要同时兼顾到3至4口锅。除了切菜、配料、掌勺外,他还要每周清洗抽油烟机、擦厨房的玻璃,有时还要洗碗。

  被排查的隐忧 铤而走险“打黑工”,差点被查

  在德国,没有取得“劳工许可”等合法手续的打工,被称为“打黑工”。“大多数国人在德国,都从事与餐饮有关的工作。”回国之前,A先生提前离开了原来工作的那家餐馆,并打算利用剩下的时间在德国“边‘打黑工’边游玩”。然而,这一切并非像他所计划的那样顺利。

  作为一名劳务厨师,他离开原餐馆后,不仅没有工作许可,连居住户口和医疗保险也没有了,成了“最黑的黑工”。

  在德国汉诺威的一家中餐馆做了两天“黑工”后,A先生因不满老板的刻薄离开。随后,他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找一家中餐馆安顿了下来,开始了第二次“打黑工”的经历。这一次,A先生遭遇了当地海关部门排查中餐馆“黑工”。幸运的是,A先生当天恰好因醉酒迟到,没有直接走进厨房。面对执法人员的盘问,他以“前来探友”为由,几经周折才化险为夷。

  空虚后的堕落 高薪难解乡愁,精神空虚染恶习

  在德国打工4年,A先生结识了不少中国打工者,最让他心痛的,就是不少打工者在德国堕落。

  老陶,在德国汉诺威的中餐馆和A先生是同事,来自福建省,身份是无劳工许可的“黑工”。老陶在德国待了11年,却一直没拿到“工纸”(务工许可),都在外面“打黑工”。据A先生介绍,因收入较高,远离亲人,老陶平时没有精神寄托,就迷上了赌博。这么多年来,老陶没有留下一点积蓄,至今只能养活自己一人,且随时都在为排查“黑工”而担惊受怕。

  “出国的确能挣很多钱,就是离家太远了。”前不久,远在澳大利亚务工的蒲玉金,给四川某出国务工劳务中介公司驻泸州办事处的负责人廖宗荣打来电话,称虽然收入高,但无法排解想家的惆怅。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