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厦门大学校友捐建“锦麟乡村图书馆”落地巴中平昌

23.04.2016  00:21

杨锦麟等厦门大学校友在“锦麟乡村图书馆”合影留念

        中新网四川4月22日电 (苗志勇)4月22日上午,当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青凤小学初一、二班张雄同学在图书馆内将金属棒放入白醋点亮小灯泡,一所由1000余位厦门大学四川校友捐助的“锦麟乡村图书馆”在青凤小学正式落地,这也是“锦麟乡村图书馆”首次在四川落地。

        “我们已经坚持了4年为四川雅安等区域的贫困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至今先后为上百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提供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厦门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赵越刚先生在开馆仪式上激动地说:“而锦麟乡村图书馆项目不仅是厦大校友们一以贯之的嘉庚精神的传承和深化,更是基于对四川乡村教育现状深刻认知后的选择”。

        在100平方米左右“锦麟乡村图书馆”里,不仅容纳了“借阅、浏览、阅读课、电子阅览”等功能,还有按中图法分类上架的6000余册书籍,更有由教师、学生共建的6个主题阅读板块。

        “能参与到此次图书馆的布置,甚是荣幸,可爱的孩子们高兴不已……”来自成都的90后志愿者张雪娇在青凤学校驻点工作了17天,她看到“锦麟乡村图书馆”里丰富的书籍很是高兴。“在图书馆试运行期间,因为接待能力有限,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几十名孩子围在图书馆外”。

        “学校马上会实施包括固定时间段在图书馆开展阅读课,加上学生自主借阅的组合拳。在校园围墙等基建完成后,书籍还从图书馆流动到学生触手可及的教室和公共空间。”青凤小学校长李光辉介绍,该校现有1500余名学生就读,留守儿童比例普遍超过半数,教师工作压力居高不下。

        “四川的乡村学校不缺书,但缺乏激活原有学校图书馆的有效方式;乡村学生不缺阅读热情,但缺乏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共同体的营造;乡村教师不缺责任感和能力,但缺乏长期的陪伴和支持”。浙江省锦麟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知名媒体人杨锦麟先生看到了这种现象的根源。他特别提出了“乡村内生力”的理念。目前,为一所乡村图书馆提供为期3年的服务,总费用不到17万,而这些投入却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核心不仅在于通过公益倡导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更在于“激活和陪伴”了美丽乡校自身。而图书馆背后的信息化管理、文化建设协同、应需服务体系等支持平台,又为乡村学校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杨锦麟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在凤凰卫视期间的品牌节目是《有报天天读》,2009年主持新节目《走读大中华》。2011年6月,杨锦麟出任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2013年2月16日,杨锦麟创办腾讯视频锦麟频道。目前,杨锦麟创办的锦绣麒麟文化传媒在新媒体传播、地方旅游品牌新媒体推广等领域具有相当优势。锦麟先生也是活跃于华人社群的公益行动家。在2012年前参与、支持多个公益慈善项目。2012年发起“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关注中国乡村儿童的阅读环境改善和阅读能力提升,以及中国乡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2014年创办浙江省锦麟公益基金会,目前服务于全国8个省市的300余所学校,直接服务学生超6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