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四川农业大学原校长杨凤逝世,被誉为中国动物营养学科拓荒者
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 )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获悉,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国家杰出高级专家、著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四川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杨凤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9日上午8时2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96岁。
杨凤教授是纳西族人,1920年11月出生于云南丽江。1941年起,杨凤先后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美国艾奥瓦州州立农工学院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51年10月回国工作。1952年11月起,他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农学院牧医系教研室主任,四川农学院副院长、院长,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
此外,杨凤还是民盟四川省委第五、六、七届常委,并曾担任中国动物营养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杨凤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杨凤教授一直致力于动物营养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立志于振兴中国的养殖业,为中国的养猪业和饲料工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动物营养学界享有崇高威望。
在纪念文集《为了大地的丰收》中,杨凤被誉为“我国动物营养学科的拓荒者”。
“文革”期间下放农村期间,杨凤没有放弃养猪研究。在当时提倡养猪以青粗饲料为主、精细饲料为辅的大气候下,杨凤冒着政治风险指出养猪应讲科学,应走配合饲料的道路。他的这一说法在当时受到严厉的批判。他只好对如何利用纤维酶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并参照美国做法率先在国内提出用消化能来替代的观点,使我国有了更科学的能值评定体系,对中国猪的饲养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1979 年“文革”结束后,杨凤开始主持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的研究,这一研究在学术上突破了国际猪营养需要标准的常规模式,突出反映了国际猪营养研究的新进展,是中国科技起点水平高的猪营养需要标准之一。其中他提出的后备种猪的营养需要标准在国际上属首创。
新闻来源: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4950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