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亲历者:核技术“衣钵”在传承也在改变

16.10.2014  21:36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6日电 题:中国原子弹爆炸亲历者:核技术“衣钵”在传承也在改变

    新华社记者李华梁、白旭、梁赛玉

    77岁的陈涵德,看着展板上自己21岁大学刚毕业时的照片,沉默良久,照片旁边写着“原子弹爆炸亲历者”。

    50年前的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由此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对于位居四川绵阳、拥有23位院士、被称作“两弹摇篮”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来说,这是个大日子。

    “‘东方一声巨响,新中国挺直了脊梁’,这是大家对原子弹最常有的印象。除此之外,核武器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很长时间以来,许多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思考。”陈涵德说。

    16日,中物院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纪念活动,许多曾在中物院工作过的人都来了,有的还是“夫妻档”。最初一批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子女目前年龄都在40出头,其中很多人也成为了“核二代”,这种科技衣钵甚至正在被“核三代”继续继承。

    吕敏哲曾在中物院从事光学方面的工作,她的孙女今年刚刚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是信息安全。吕敏哲笑着说:“一个女孩子报考这样的专业有点让人诧异,后来想想也并不意外,近朱者赤嘛。

    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是在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经历过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四川绵阳调整搬迁。

    时至今日,中物院依然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对于其工作曾经的艰苦更是少有耳闻。“最开始眉毛都掉光了,后来才慢慢长出来”,吕敏哲回忆说,当年穿着工作服,又常年在山沟里,曾被调侃“远看像收破烂的,近看像卖皮蛋的,一问是造原子弹的。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及常年身处艰苦环境,一些人较早离世。在纪念现场,一个展板上30多名科学家,近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过世,这其中就包括吕敏哲的爱人王洪奎。

    与吕敏哲一样,年逾古稀的安婆婆也是只身一人来到纪念现场,老伴郝德功正在医院照料为保护科研设备而严重摔伤的儿子。“以前别人叫我拼命三郎,放到今天说就是‘女汉子’。这孩子像我,本来伤没有那么重,他从4米高摔下来以后,又帮着同事抢救设备,才卧床这么久。‘两弹精神’是留下来的无价之宝。

    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两弹精神”,昔日戈壁滩的蘑菇云,正演化成救死扶伤的诊断仪器,甚至是可供人类使用数千年的清洁能源。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努力,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思考与求索已经初露曙光。

    1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中物院“癌症早期诊断PET技术”备受关注。该技术原本由美国、德国、日本垄断,成品卖到国内,价格高达两三千万元,导致医院早期癌症诊断的价格很高。

    几年前,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及应用研究室主任石金水和他的团队决定,将制造核武器的加速器技术运用到癌症早期诊断上。目前该技术已研制成功,一举打破国外垄断,计划下半年投入市场,届时癌症早期诊断的检测费用有望下降。

    与此同时,正在科博会上展出的“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也被参观者们津津乐道。这种技术是介于聚变堆和裂变堆之间的一种核反应堆。中物院军转民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技术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一个重要的世界性问题——即让目前核燃料资源由只能维持百年左右延长到可持续数千年,人类对能源探索的脚步或将由此跨出一大步。

    昔日原子弹的杀伤力堪称恐怖,而当种种技术转归民用,那些“原子弹之子”们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谁又能说得清呢!(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