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苏小桦:历史可以且应当这样写——《苦难辉煌》读后感

28.11.2014  11:44

2013年4月,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金一南教授推出了力作《苦难辉煌》,金一南一改传统党史的思维视野和叙述风格,探索出一条党史研读的大众化、通俗化新路。《苦难辉煌》共12章,历时15年完成,以散文式写实的手法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至36年西安事变这一时期的历史,有37位亲历者、开国元勋子女和专家从战略思维的高度进行了评述。很多有专家认为这本书是第一部把中共早期活动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史书,第一部用战略思维点评党史的论著,第一部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画卷,成为众多专家和高层干部推荐阅读的一本好书,成为中宣部中组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图书。读后掩卷,深为打动,概括起来此书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好中国最为曲折最为惊心魂的奋斗史意义深远

金一南认为,不仅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上,更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上,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近代以来中国那段最为艰难曲折、最为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奋斗史,其中的养分太多了,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东西太多了,值得我们今天警醒和借鉴的东西也太多了,对于这笔财富我们没有很好的挖掘,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多一些“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的设问,多一些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追溯和探寻,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宽度。美国两百多年国家史,开掘的非常充分,使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的根基。苏联卫国战争不过4年,文卷浩如烟海,足令今天的俄罗斯人坚信和平与强军密不可分,所以学好历史非常重要,可以在学习中更好更快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习近平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历史在人民的探索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又造就了新的辉煌。《苦难辉煌》是习近平特别推荐广大党员干部阅读的两本重点书目之一。

 

二、从战略思维高度点评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

金一南从战略思维高度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把它放到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剧烈碰撞的背景下研究,着重探究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何以能够统揽全局,把握重点,既着眼当下又布局长远,从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了勇于探索、铸就辉煌的方向。全书涉及到各派利益的博弈及得失,对我方阵营,中肯剖析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的深刻影响,剖析了党内不断发生的“”右倾错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产生根源,分析了党内主要领导人的优点和局限;对敌方阵营,深刻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揭示了以蒋介石为产的国民党反动派残杀共产党人、疯狂“围剿”革命根据地、建立独裁统治的本质,科学回答了“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些重大问题;通过“分田分地真忙”和我党真心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等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刻回答了“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本质命题;书中写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组织领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剧,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出中国化道路的。此书详述了当时背景各方力量相互制约的历史,说明历史发源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

 

三、注重对重要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做到有始有终

书中对每个重要人物,除谈他的出身、功绩,还谈个人命运的结局,说明是由无数个个体变化组成了这一大气磅礴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对我们党的众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的描述,没有人为拔高,既讲他们的历史功绩,也讲他们的历史局限和错误挫折。对像陈独秀、王明、张国焘、李德、汪精卫等这样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都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正如书中所述:“只有那段激荡的岁月像天边白云一样远去,历史人物才能获得越来越趋近历史真实的评价。”正是这样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这组群像仍然活在人民的心中。

例如,我们常说“毛泽东用兵真如神”。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描述一生中打过四次败仗,两次就发生在被描述为“用兵如神”的四渡赤水,这说明,历史从来就在挫折中轰然前进的,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及时纠正的人。遵义会议请回来的毛泽东不是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是否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在于是否能够迅速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在于他以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人最富有生机和最为鲜活的灵魂。

 

四、用战略思维设问、点评和回答重大历史问题,成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为深入

本书最为精彩的是,描述一段史实后,有设问、点评和回答,金一南请到了37位亲历者、开国元勋子女和专家从战略思维的高度进行了评述。比如提出的问题有,列宁与孙中山有无交集;马林是最早提出国共合作的人吗;谁是最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给蒋介石定性,访问苏联与思想转变;李立三南昌起义作为如何;长征是如何开始的;红军长征出发之后,苏区留守人员的生存是什么情况;过草地红军到底牺牲了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问的好,回答也非常好,值得人们深思。有专家发出感叹:历史可以这样写呀!

 

五、写法新颖,文笔优美,使人喜爱喜读

苦难辉煌》是一篇美文,是一篇散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在流畅的阅读中学习历史,思索历史,联想现实,适合中国当代语境,适合大众学习历史。

比如此书的开头提问和回答就与众不同,文笔优美而写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理论准备充分吗,现实的土壤合适吗,心理的能力足够吗,调适的本领具备吗?回答是一切都不具备。当年出国留学的李立三回国,父亲问他干什么,他说:干共产,父亲说:这纯属胡来,是自己找死,人家督军有那么多兵,那么多枪,凭你们几个娃娃,一千年也搞不成!李立三说: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他父亲:就当没生这个儿子。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开始新征程的,就是在苦难艰辛的探索和奋斗中铸就辉煌的。

 

作者简介:

苏小桦,机关党委书记,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参写专著8部,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四川省项目4项,获得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一等奖,获得省政府二等奖,获得全总“寻找新时代女性”征文一等奖,获得四川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曾荣立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