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危房维修协商7年未动工 官方坚持原地加固

07.04.2014  07:09
杭州森仁里2号危房。

  皮市巷一栋C级危房维修协商了7年,至今仍未启动项目

  奉化塌房,杭州33户居民慌兮兮

  □实习生 刘天 本报记者 纪驭亚  /文 朱卫国/摄

  奉化锦屏街道的C级危房倒塌后,住在杭州市皮市巷森仁里2号的33户居民的心也随之揪紧起来。因为,他们所栖身的这栋4层楼房,也在去年7月中旬被检测鉴定为C级危房。

  昨天,住户代表阮先生给本报96068打来了求助电话:“相关部门说原地加固,可我们不放心,想重建。双方意见一直没统一,现在我们就住在危房里,看着奉化房子倒塌的新闻,心里也蛮慌的。

  接到电话,记者走访了森仁里2号,并采访了上城区住建局、小营街道及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心等相关部门,关注这场长达7年的危旧房“拉锯战”。

   原地加固

   居民害怕地基吃不消

  对于相关部门提出的原地维修加固方案,居民们有自己的担忧。阮师傅说:“我家简单装修了下,就用掉2吨水泥。如果要原地加固,那得多用多少材料,原本就已经松动的地基能吃得消吗?

  针对住户们的担心,昨晚,记者找到了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的蔡工程师。去年7月,正是他和同事为森仁里2号住宅楼做的房屋安全鉴定。

  “房子的地基基础还是比较稳定的,可以承载上部力量。”蔡工程师说,之所以给地基基础危险性等级评定为B级,是考虑到房子原有结构形式有些问题,以及房子已经年久失修,出现老化情况。

  上城区危旧房改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劝阮师傅不必担心:“加固方案是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来完成的,据我简单了解,修缮是在不增加楼房原有重量基础上进行的。

   重建房子

   相关部门认为毫无可能

  “其实从2007年,危旧房改善项目启动开始,森仁里2号每年都在我们的工作计划里,但每年都无法突破。”说起森仁里2号的C级危房,杭州市上城区危旧房改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连连苦笑。

  她告诉记者,2007年,他们曾有过翻修崇文弄森仁里2号的计划。“但因为翻修涉及周边整体重建,需要征得翻修范围内所有居民的同意。“我们入户调查时,有居民不愿意搬迁,所以这一片区最终并没有立入翻修和搬迁计划。”该工作人员说,此后,周边的崇文弄一带的危旧房情况与森仁里类似,目前已陆续完成原地加固,但森仁里2号因为涉及的居民较多,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7年来,相关部门已经连续制定了好几套原地维修加固方案,也多次和居民召开协商会。但仍有部分居民因为担心原来以浆砌块石、大放脚为基础的地基已经不稳,要求重建房子,加固地基。可因为森仁里2号周边都是居民楼,房屋的间距已经难以达到如今标准,重建毫无可能。

  所以,虽然已立入工作计划多年,但至今项目都没有真正启动过。

   诉求和方案的截然不同

   沟通陷入僵局

  面对长达7年的危旧房拉锯战,疲惫的也不光是居民。在记者拨通小营街道办事处主任丛培龙的电话并表明来意后,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焦灼,“居民住在这样的危房里,我们的心也跟着悬在嗓子眼里啊。”丛培龙说,自打他担任街道主任的这两年里,森仁里2号差不多是他最常去的居民楼之一。光是和居民开沟通会的次数就已经数不清了,从个体、局部到整体的协商工作也是做了又做,但居民诉求和相关部门的方案始终是南辕北辙。

  在电话里,丛培龙表示,节后上班后,他就会再去森仁里2号看看情况,并再次向上级汇报情况。“也希望大家都能来帮忙出出主意。

   【现场】

  C级危房森仁里2号:瞬间回到了70年代

  森仁里2号,就在小营小学边上。虽然只有4层楼高,但灰黄破败的外墙,让它非常显眼。

  整栋楼只有一个单元楼门,里面却挤下了33户住户。算下来,每户的平均面积仅22平方米左右。

  昏暗逼仄的墙门似乎把它与外界隔成了内外两重天,仿佛在一瞬间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个楼层八九户共用一个狭小卫生间,天花板时有滴水的公共水台。昏暗狭窄的过道、裸露在墙体外的混凝土钢筋、灰沙纷扬的老墙壁、破裂透光的阳台,而狭窄的天井里搭建着各家的棚屋,堆满各式杂物。

  而最让居民担心的是,这幢老楼好像随时会坍塌下来。

  打电话给本报的阮师傅夫妻已经在楼里住了40年。这里曾是小营街道房管站的公房,1973年建成,1974年开始,他们一家三代人就租住在这里,并在2010年买下了所住的房子。

  “这栋房是自然地基,现在墙里面的钢筋全都露出来了,墙皮一碰就掉,墙体里的沙子就跟着掉。4楼公共卫生间有人洗澡,水能一直漏到1楼。”阮师傅随手拿了根棍子去捅公共水房天花板上裸露的钢筋,一撮撮钢筋屑就挟着墙皮里的沙往下掉。

  “奉化楼房倒掉后,我早上四点多就醒了,害怕哪天我们这栋楼也倒了。”家住三楼的陈大姐也不无担忧。

  阮师傅拿出一份2013年7月16日由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出具的鉴定报告:地基基础危险性等级评定为B级,综合评定房屋危险性等级为C级。

   【纠结】

   一场长达7年的危旧房“拉锯战

  阮师傅记得,房子最初出现问题是在2004年,直到2007年前后,杭州开始实施危旧房改善项目,居民们才意识到,自家住的房子就属于这一范畴。

  可一连盼了7年,阮师傅和邻居们的居住环境一如当年。住户们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也曾多次组织协商会,但一直未能进行危旧房改善。

  而原因是,居民和相关部门始终未能取得统一意见。阮师傅和目前还住在老楼里的邻居们,希望能重建或者外迁;但相关部门鉴于综合考虑,认为两种诉求都不具备可实施性,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原地维修加固。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