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在关键时刻拒绝加入RCEP?学者这样说
原标题:印度为何拒绝RCEP:经济保护主义还是莫迪政治考量?
记者 | 田思奇
谈判历时7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在泰国曼谷取得突破。周一(11月4日)举行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后,与会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称,包含中国在内的RCEP 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
然而,印度却在这一关键时刻拒绝加入RCEP。印度外交部声明称:“出于国家利益,我们做出了不加入RCEP的正确决定。印度真诚地参加了RCEP,并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印度有重大的核心利益尚未解决。”
RCEP由东盟10国于2012年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总理莫迪在曼谷的峰会上发表讲话说,印度主张更大的区域一体化以及更自由的贸易,但“全球经济和贸易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变化……它没有令人满意地解决印度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关切”,“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同意)加入RCEP。”
对于印度来说,最显而易见的担忧是外国商品带来的冲击。印度金融资讯门户MoneyControl指出,RCEP可能会要求印度在未来15年内对目前进口到该国的商品削减约90%的关税,印度市场由此将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商品,以及源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乳制品。2018至2019年,印度与11个RCEP成员国出现贸易逆差。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毛克疾也认为,印度的这一决定符合其国家利益,因为印度畸形的产业结构和治理水平决定了其无法“以开放促改革”。每和一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印度对后者的贸易逆差均会大幅上涨。
除此之外,印度也对协议中的其他细节提出反对。MoneyControl介绍说,印度反对将2013年作为降低关税的基准年——这意味着成员国要把产品进口关税削减到2013年的水平,而印度主张把2019年作为基准年,因为在过去六年中,该国对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许多产品的进口关税都有所上调。
印度还希望协议中能自动触发保护机制,在RCEP生效后出现意料之外的商品流入时可以启用这种机制。印度也希望所有国家都有权保护数据,指出只有在国家认为对其安全利益或公共政策目标有必要的情况下,各国才能共享数据。
从国内政治方面来看,毛克疾指出,印度最近进行的两场邦选举表明,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基本盘已向城市集中,说明就业和产业发展已成首要考量之一,因此在政府无力协调受益者、受损者利益的情况下,完全避免RCEP冲击是最保险的选择。
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发言人兰迪普·苏珠加拉(Randeep Surjewala)也在Twitter上称,在该党的强烈反对下,人民党政府没有放弃农民、乳制品生产商、渔民和中小企业的利益作为交换来签署RCEP,这对于保护国家利益的所有人来说是一场胜利。
不过在外界看来,即便没有印度加入,RCEP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毛克疾认为,恰恰是因为印度不加入,剩余15国反倒能以较高标准进行谈判,创造不同制度国家经贸协同的新典范。
反倒是对于印度来说,它事实上放弃了RCEP创始国的身份,失去了以较低成本融入东亚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东南亚国家会进一步挤占印度原本可以占据的产业生态位。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方愿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与各方一道,继续协商解决与印度谈判中面临的问题,欢迎印度尽早加入到协定中来。
李克强在曼谷的领导人会议上发言称,周一的谈判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有利于地区国家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振各国携手抵御风险挑战的预期。
他说,各方要一鼓作气,在年底前完成少数遗留问题的磋商,尽快准备好可供签署的完整法律文本,加快国内程序,确保协定在明年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让谈判成果尽早惠及各国人民。
点击进入专题: 李克强出席系列国际会议并访乌泰两国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