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厅厅长签志愿书:身后捐器官

25.12.2013  12:30

  去年12月13日,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在成都市血液中心献血 成都商报记者 王天志 摄

  成都商报记者 锁千程

  核心提示

  想法由来已久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沈骥登记时提到自己除卫生厅厅长身份,也是名外科医生,深知人体器官重要性。很早前就有此想法。52岁的沈骥在成都还先后参加了6次献血公益活动

  昨日上午,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成为一名愿意在逝世后捐献人体器官的志愿者。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工作人员昨日前往了沈骥的办公室。登记时,沈骥非常低调,表示这只是他的个人行为,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是其多年以来的心愿。

  “大约10分钟,就完成了登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登记完成后,沈骥提到自己除了卫生厅厅长的身份,也是一名外科医生,深知人体器官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很早之前,他就有了捐献器官的想法。不过,沈骥表示此事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受制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器官捐献者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省红十字会干细胞管理中心主任陈力强认为,既是卫生厅厅长又是外科医生的沈骥,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也有利于引导更多市民加入到器官捐献者的行列中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的发展。陈力强说,沈骥是四川省首位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在职厅级干部。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298例志愿捐献者,捐献器官3534个。就四川而言,从2010年开始,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填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的志愿者逐步增加,截至目前,已累计登记400余例。

  走近沈骥

  他与陈冯富珍是校友 曾在蓉6次献血

  之前,成都商报记者曾多次采访沈骥,爱笑是这位厅长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12月14日,在公务人员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现场,52岁的沈骥带头献血。自省献血领导小组调整完善以来,先后在蓉举行了6次献血公益活动,沈骥都曾参加。“开心工作、开心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当日,沈骥在与记者闲聊时称,利用节假日,他还喜欢与朋友一起打打篮球。

  百度百科显示,沈骥是江苏泰兴人,医学科班出身。医学硕士学位,外科副教授。1983年,沈骥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1988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硕士毕业。1996年任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外科副教授,院长助理。2000年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出站(为国际顶尖的医学博士类大学,知名校友包括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沈骥还曾任省医院副院长。2006年7月任四川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了解捐献

  捐献登记后 还需评估

  一是报名登记

  公民申请人体器官捐献,可由申请者本人以书面形式到省捐献办公室或市(州)工作站进行自愿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捐献协调员在医疗机构中发现潜在捐献者,若潜在捐献者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有捐献意愿,则由捐献协调员帮助完成捐献手续,并报送省捐献办公室,经捐献办公室确认,将捐献者相关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管理系统。

  二是捐献评估

  三是捐献确认

  评估工作完成后,由捐献者所在医疗机构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判定死亡。在协调员见证下,由捐献者家属代表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捐献者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均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

  四是器官获取

  五是器官分配

  六是遗体处理

  七是缅怀纪念

  捐献办公室向捐献者家属颁发捐献证书;建立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缅怀网站进行网上缅怀纪念

  八是人道救助

  对困难的捐献志愿者家庭,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基金给予必要、合理的人道救助。

  (人民网)

  新闻链接

  在今年初的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会上,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中国的传统观念并不影响器官捐赠。”卫生部部长陈竺和黄洁夫也已签订器官捐献协议书。另据推测,预计2年内,我国的器官移植将不再依靠死囚,阳光器官移植梦就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