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雁”变“还巢凤”

05.03.2015  10:48

  “如果政府有邀请函,我马上就回家乡来创业。”作为地道的 渠县 人,浙江康采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桃宇,表达了他对投身家乡建设的兴趣。春节前夕, 渠县 举办“四海賨人回家过年,天下渠商返乡创业”项目推介会,向回乡过年的商界乡友广发“英雄帖”,吸引了300余名商界乡友参与。

  本身从事太阳能发电的刘桃宇,希望家乡也能发展新能源,“结合 渠县 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所作为。”此次项目推介会有超过30个项目,涵盖了农副产品加工、农旅融合、节能环保以及水利基础设施等,20余名 渠县 籍企业家与 渠县 政府达成了返乡投资意向。

  近4年来, 渠县 积极引导和鼓励游子返乡创业就业,不断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让一个个昔日的 “南飞雁”,变成了“还巢凤”。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万人返渠创业就业。

  抛“橄榄枝”鼓励游子回乡创业

  “外出打工感受最深的就是家乡落后了,与外面相比贫富差距太大了。”2011年,在外创业数年的王德春,收到 渠县 政府的邀请后,将东莞的企业迁回到了 渠县 工业园区,创办了四川德铭电子科技公司。

  因为一封“家信”决定回乡兴办产业的,不止王德春一个。在 渠县 工业园区,光亚塑胶、东方顺发科技、乐仕达电子、鸿升达模具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都是在外打拼的 渠县 人回乡创办的。现在, 渠县 工业园已初步形成了集生产、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电子产业集群。

  据 渠县 相关部门数据,目前, 渠县 籍在外发展的企业家已达到1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涉及多个行业,其中较为集中的主要是深圳、东莞一带的电子信息行业。自2011年以来, 渠县 政府连续多次赴广东、北京、成都等地召开支乡联谊会,鼓励 渠县 在外乡友回乡就业创业,建设美丽家乡。

  天下渠商联席会副秘书长苗冰,不仅参加了项目推介会,而且参观了 渠县 柠檬、柑橘、核桃等现代农业基地,“越来越多的 渠县 人愿意回到家乡来,投资也好,创业也罢,谁不希望家乡好?”

  筑“乐业巢”为乡友排忧解难

  2010年,返回渠南乡发展柠檬产业的雷镇首先遭遇到了土地流转的问题,在政府出面协调下,历时半年得到几百亩土地的流转权。同时,政府还出资修建了便民道、操作道、水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雷镇的柠檬产业基地如今已经发展了7000多亩,解决就业200余人,柠檬产值今年将超过200万元。

  2014年初,入驻 渠县 工业园区的顺发科技、光亚电子、乐仕达电子等企业又遭遇物流成本过高、用工难等问题。 渠县 在春节期间组织专项招聘会,让企业用工难问题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在工业园建立物流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 渠县 政府的议题。

  现在, 渠县 工业主导产业园区已经拓展到3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达到29家,其中吸引返乡创业企业10余家,总投资规模10亿元,带动就业4000人。园区水、电、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渠县 累计投入15亿元,为带着技术、资金和创业金点子返乡的创业人士筑“乐业巢”。“希望政府能有更多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刘桃宇计划3月针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展开更进一步的商讨,他的一句话代表了很多渠商的心声。 渠县 “雁归经济”凸显,除了硬件上的投入,也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工商准入、税收优惠减免、创业用地、住房保障、金融扶持、人才奖励补助、创业用水用电、产业扶持、创业补贴、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南飞雁”变成了“还巢凤”。(廖亚飞 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