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南部县出台《脱贫攻坚“现场验靶”方案》

09.02.2017  21:32

 

(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近日,南部县召开脱贫“摘帽”工作推进会,对2016年第四季度现场验靶及安全住房建设专项考核中,分别排名前10位的乡镇、前25位的贫困村、及前21位的帮扶部门(单位)授予了流动红旗,分别排名后10位的乡镇、帮扶部门(单位)、贫困村被黄牌警告。

   对标先进找差距

  当天,长坪镇天井村“第一书记”赵兵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赵兵介绍说,去年以来,该村努力在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方面下工夫,通过进村入户“点对点”座谈和反复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对象户培训会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了争先脱贫的内生动力。以到园区企业、商会就业等方式,帮助50余名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帮助昌平药业等两家龙头企业流转土地500余亩,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贫困群众按股份分红。他们对有劳动力的非外出贫困户开展种养技能培训,发展“四小工程”,实现贫困群众的多渠道增收。该村还充分发动群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户、D级危房改造9户,新修村组道路12公里,修建山平塘、石河堰6处,解决群众安居、出行、饮水等问题。

  升钟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着力做深、做细、做实干部和群众工作。该镇党委书记向泽全介绍,该镇坚持干部示范带动和奖惩考核激励,在乡镇成立安居、民生、增收、环境治理、资料整理五个工作组,向上对接政策、向下指导业务,在村级实行“书记抓房子、主任‘抓票子’、文书抓政策宣传、纪检员和监督员抓环境卫生、村组干部和党员共同抓群众教育”的“点对点、对号入座”问责办法,增强干部合力和群众脱贫自尊意识,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300余亩。按“多建多补、少建少补”原则,结合产业发展、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实现贫困户“四小工程”发展全面开花。

  县市场监管局作为帮扶先进单位获得流动红旗。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验时说,1年多来,他们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要务,“一把手”亲自挂帅、全员驻村入户,建立贫困户信息卡、捐赠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密切干群沟通交流,拉近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距离。主动跟进和服务群众培育长效增收产业,帮助大堰乡纯阳山村注册“纯阳山”商标、成立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双孢菇产业项目园建设,支持建兴镇卫家坪村注册“卫家坪”商标和成立卫家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支持贫困村“四小工程”发展,形成了“人有一技之长,户有当家之业”的良好局面。

  先进单位和个人交流经验时,一些乡镇和帮扶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对标先进、压实责任、细化措施、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激励后进添措施

  当天的会上,被给予黄牌警告的部分乡镇、贫困村和帮扶单位也作了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坚持以问题导向抓整改、以目标导向添措施、以效果导向促全胜。

  大坪镇党委负责人对2016年第四季度“现场验靶”督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原因剖析。他承诺:“我们将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于2月8日前全面完成整改,确保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掉队、不拉分、不落伍。

  “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用心,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研究不深不透。”大坪镇八一村“第一书记”张应甫说,黄牌既给全村敲响了警钟,也对自己有着深刻警示。他表示,该村将抓住工作重点,对照问题清单,多管齐下、以点代面、全面排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确保在2月8日前全部整改到位。

  据了解,当天,被黄牌警告的乡镇、帮扶部门(单位)、贫困村负责人还接受了警示约谈。大家一致表示,此次推进会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空前,他们将严格按照脱贫“摘帽”工作要求,正视差距、问题和短板,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工夫,不等不拖、决战全胜,为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现场验靶”出实效

  “‘挂图作战、现场验靶’,将工作安排到月、细化到周、落实到天。”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去年该县出台了《脱贫攻坚“现场验靶”方案》,明确规定了“现场验靶”的方式、内容、要求,并实施“现场验靶”巡查考核3次,先后发放流动红旗90面、黄牌45张,理清扶贫思路、明晰扶贫任务、压实扶贫责任、传导扶贫压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雪耻升位的脱贫攻坚生动局面。

  据介绍,2016年以来,该县通过“现场验靶”、倒逼责任落实,帮助贫困群众培育“长短结合”的致富增收产业,规划落实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的短期增收产业10339户,发展食用菌、肉鸡、果药、水产等脱贫奔康产业园200个,解决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增收问题。同时,帮助1.1万户无技术贫困户每户培养1名技术明白人,2.4万户有劳力的贫困户每户培养1名劳务致富能人,9400户贫困户找到脱贫出路。

  该县还细化目标清单、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清单,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目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五改三建”,2393户易地扶贫搬迁、8317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8519户脱贫户全部住上安全房。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湖三大水源,建成6个大型制水厂,铺设9条供水主干线,形成了“三源六厂九线+N”的城乡一体全域供水体系,解决了65万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

  该县还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短板,问责问效,集中攻坚,帮助42个村利用塘库山林等集体资产租赁或自主经营增收,27个村招引业主开发荒山荒坡、以土地收益增收,39个村成立农机合作社、以合作社收益增收,2个居民聚居村开办小区物业、以物业服务增收,42个村以政府性投入部分入股龙头企业、通过分红实现增收,破解“空壳村”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6年10月底,该县66个贫困村全面达到出列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