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南溪区蔬菜产业托起农民致富梦 今年预计产值破8亿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 仙临、长兴、裴石、留宾,一眼望不到头的蔬菜大棚,像散落在田野的绿色珍珠,星罗棋布,把宜宾南溪区的农民腰包胀鼓了,托起了农民的“致富梦”。
南溪区地处长江上游,位于宜宾南部,地貌以浅丘为主,兼有部分平坝、低山,海拔254-592m,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充沛,适宜于多种蔬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早春蔬菜的发展。
筑巢引凤沿海外商来“务农”
怎样利用天时、地利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发展早春蔬菜产业。特别是南溪区外的种植大户,困扰着外来种植户的最关键、最头痛的就是协调土地。
考虑到这个因素,南溪区农业局率先通过项目整合,将高低不平、大小形状各异的土地调整成集中、平整的规模化田块,加强排灌渠系、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三网”配套,改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进一步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使核心示范区全部达到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
在长兴镇水口村,利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来自浙江台州的种植户辛士军正在指挥着工人移栽西瓜苗。辛士军告诉记者,他之前一直在当地和内江种植蔬菜,与南溪结缘,是他的一个亲戚先到南溪发展蔬菜种植,政策、项目、技术支撑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让他的亲戚在南溪扎根,他也怀着试一试的心态,于去年来到南溪区长兴镇,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流转连片土地150亩,因为错过了当季蔬菜种植的最佳时机,他选择了栽种西瓜,预计6月初上市,待西瓜采摘完后再种植蔬菜。
“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已经完成田形调整的连片土地,配套的生产便道、灌溉渠道,我就下定决心在这里发展,并充满了信心。南溪农业局、长兴政府的相关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农业局蔬菜站技术人员时不时都下来免费技术指导,有时候忙得水都没有喝一口,就奔赴下一个基地。”辛士军感慨地说。
据长兴镇镇长介绍,像辛士军这样从浙江台州和内江威远招商引资过来的种植户全镇有20多个,加上外出务工返乡的种植大户,全镇现有占地3000余亩的早春蔬菜大棚。2015年,全年蔬菜产量上万吨,产值近3000万。为了吸引更多种植户入驻,镇上除了积极争取区政府配套项目资金、提前完成田形调整外,还从紧张的政府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免费为外来种植户修建生产、生活用房。
“别人那么远的来到这里,我们作为基层服务者,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所以从生产、生活上给予最大的帮助,不让他们带着满腔的热忱失望地离开。”长兴镇农服中心主任的一番话情深意切。
项目倾斜为蔬菜产业锦上添花
据介绍,为了打造南溪蔬菜产业,南溪区政府设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本级财政共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同时争取了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省粮经复合、市价调基金、支农资金等项目资金2000万元用于产业基地建设;另外,整合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粮食提升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小农水、节水灌溉等支农资金9600余万元打捆用于基地建设。南溪区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相关农业企业、专合社等入住项目区发展,在税务、建设用地、设备投资、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社会资金2.8亿元投入现代农业建设,社会资源进一步调动。
目前,示范区已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12个,农业开发公司2家,共流转土地4.2万余亩,带动农户20000余户。同时,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对蔬菜加工企业入驻示范区制定优惠政策,并按有关政策进行奖励,目前,示范区有蔬菜加工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
技术支撑为蔬菜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在仙临镇康达农庄,草莓采摘区,熟透了的草莓红得惹人醉、惹人馋。农庄负责人之一邓春华,挺拔的身姿、不凡的谈吐,怎么看都不像是搞农业的。原来在投入农业之前他和其他两个合伙人都是从事建筑行业,近年来受建筑行业大环境影响,建筑行业逐渐走下坡路,而农业发展的可观前景和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让他们萌生了转行农业的想法。积蓄了一定资金的三个人,原本就有生意往来,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四处考察了解,最终选择了回到家乡。先期流转土地300亩,打造以葡萄、无花果、草莓种植为主,配套餐饮、垂钓、棋牌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从工业跨行到农业,有资金、有人手,最缺的技术,最难把控的也是技术,为此全区设立了1个蔬菜站,15个农技推广服务站,46个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点,专门从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人员达126名,并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个,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定期发布蔬菜病虫简报、各种种植提示信息,指导基地农户科学生产。示范区建有农业专家大院1座,聘请省农科院、川农大、种都公司等专家常年进行讲学和课题研究,搭建科技专家和农技人员农村合作组织互动的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达到蔬菜生产上来,推动现代农业产基地建设上档升级。
“每隔3、5天,区农业局都有技术人员到农庄做技术指导。”邓春华说。
品牌战略探索蔬菜+互联网
三年来,南溪区共引进各类优质蔬菜品种85个,建成良种繁育场6个,温室集中育苗基地5个,年集中育苗9000万株,繁育良种2.4万公斤,可满足5万余亩蔬菜基地生产需求,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实施“以品牌促效益”战略,鼓励本地企业打造自主蔬菜品牌。目前,区内有“江源春”、“卢亭坝”、“江馥”、“青绿源”、“一江”、“叶壮”等知名品牌,实现统一整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品牌销售率达到87%,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农产品也搭上了这列高速前进的快车,目前已建成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和网上交易平台,为经纪人和营销大户牵线搭桥,基地蔬菜商品化处理率达到了79%。随着配套建设完成的蔬菜商品化处理场地及包装设备,预冷及冷藏设备,实现农超对接的全程冷链;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良好农业规范、知名商标认证,实现品牌化销售,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目前,通过绿色蔬菜基地认定12万亩,绿色食品认证26个,其中绿色蔬菜品种认证5个,无公害蔬菜品种认证23个;制定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各20个。
成绩斐然合作社+基地+农户多方共赢
南溪区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产业优势区域,属于省政府“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蔬菜·深化提升),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整体认定县,四川省认定的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建设县、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项目县、农业部蔬菜信息重点监测县,省农业厅认定的“千亿工程”蔬菜万亩示范区,市政府价调基金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县,宜宾市江南特色效益农业蔬菜核心区。
2015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28.9万亩,总产量63.8万吨,产值7.65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51.2%,全区农民年人均种菜收入达2230元;全区已投产蔬菜加工企业4家,产值达3.2亿元,并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2016年,产值预计将突破8亿元。
到202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将达到15.5万亩(新建2万亩,改造提升10万亩),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以菜—稻—菜为主要种植模式的鲜菜基地11万亩,周年净作蔬菜基地4.5万亩;全区鲜菜总产量80万吨,总产值13亿元(另加基地粮食产值3.2亿元,总产值可达16.2亿元);上市销售70万吨,销售收入12.5亿元,全区农民年人均种菜收入达3700元以上;新建和在现有蔬菜加工企业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使区域内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鲜菜能力在现有15万吨基础上提升到20万吨,加工产品达12万吨,产值10亿元,创税收入4500万元,并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