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在海上训练中学孙子兵法
新华社海军长白山舰2月3日电 (王婷、高毅)2月3日下午,由两栖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和武汉舰组成的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完成在印度洋海域的训练,经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苏拉威西海,进入西太平洋海域,继续按计划展开实战化训练。
自1月29日进入印度洋海域后,编队先后进行了反海盗、联合搜救、损害管制等10多个实战化课目的演练,通过采取临机设置导调情节、“背靠背”对抗等方式,演练编队综合防御、特情处置等课题,有效检验了编队作战指挥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期间,编队紧贴实战,全程突出基础课目和使命课目训练,在远海大洋上不断检验和提高官兵基础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新华社海军长白山舰2月3日电(记者 王婷)自1月20日起航以来,随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出海的院校教员航行一路、调研一路,了解部队需求,将研究成果反馈给部队,形成院校教学与部队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梁曼莉是一位外语教员。2月2日上午,她刚与编队航行保障部门的官兵进行了座谈,“回去后,要把带口音的英语听说,列入教学重点。”“海军作为国际化军种,英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是最广的。”梁曼莉说。
随着中国海军出访、远海训练越来越频繁,航行的海域越来越广,承担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多,对官兵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的任务就是当好部队和院校的桥梁。一方面,教员每次下部队,了解部队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将这种需求带回院校,及时更新教案,按需求培养符合部队需求的学员。”梁曼莉说。
2月1日下午,随舰教员李海亮给编队指挥组人员上了一堂《孙子兵法在海上维权中的运用》。上完课后,编队指挥组组长林海感叹,“经典军事思想不老。”
用李海亮的话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流传几千年有其必然性。未来战场形态不管如何改变,战争的规律和机理不会改变。他的工作就是利用随舰出海的机会,深入调研,赋予经典军事思想以新的内涵,使其能适应现代战争。
李海亮每天花大量时间深入各个战位调研,了解训练状况。“只有深入调研,才能让部队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无缝对接。”李海亮说。
本次随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出海的教员来自海军各个院校,专业涉及外语、军事思想、指挥参谋、装备保障等各领域。
在长白山舰的公告栏里,几乎每两天就会出现授课通告。课后,编队指挥组和院校教员、舰上官兵都要进行交流,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思想的火花也就在这个时候被碰撞出来,“大家专业不同,这真正是一人授课,多家受益。”教员刘国光说。
编队指挥组组长林海表示,“从2008年开始,海军每次远航都会安排院校教员随行。部队是走一路、练一路,而教员是走一路、调研一路。教员了解部队的实际需求,培养‘接地气’的学员;而部队也可以享受到院校前沿理论研究成果。”
(原标题:海军南海舰队进入西太平洋继续开展实战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