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建设助推扶贫攻坚

18.09.2015  16:39

潘嘉文

  幢幢新房环湖而立,沿路夏花摇曳生姿,湖畔栈道游人如织……在南江县长赤镇玉湖渔村,“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让这个原本荒凉落后的山村生机勃勃。

  近年来,南江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工作基调,围绕“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新村建设思路,以扶贫攻坚为统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建设,成为助推南江脱贫致富奔康的举措。

  建设光雾山美丽乡村

  清理建筑垃圾、补植绿化植物……关坝村聚居点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在红叶节时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今年来,南江县依托光雾山创建“AAAAA”级景区优势,全县按照“启动建设八庙—高塔——燕山片、加快建设两环一线(桥亭—上两—柳湾环线、关坝—光雾山—杨坝环线和元潭—台上线路)、巩固提升双江线和正直—沙河片”的步骤,加快建设光雾山美丽乡村。目前,白鹤村、关坝村、桥坝村和洋滩村聚居点已基本建成。

  按照“全域南江”的理念,围绕“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南江县编制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总体规划》以及3个重点镇、3个特色镇、23个一般乡镇、210个新村规划、500个聚居点规划,着力构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乡规划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南江县深度把握“生态、山地、田园、文化”四大要素,做到新居内外居住功能、生产功能、旅游功能有机结合,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紧密相连。近三年来,全县建成中心村17个、聚居点561个,建成新居5.2万户,聚居人口11.1万人。其中今年已建成巴山新居4200户,建成聚居点18个。

  为切实解决特困户、残疾户等困难户住房难问题,南江县将廉租房建设与巴山新居建设结合起来,在中心村、聚居点等条件便捷的地方合理规划廉租房或将村空置的活动室、学校等闲置房屋改造成廉租房。新建廉租房由政府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安排项目资金、统一修建、统一验收、统一确权。贫困户按照“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摇号配租、张榜公示”四个步骤有序进行阳光分房。目前,全县已经在长滩村、玉柏村、柏山村、上营村、惠民村、临江村、白鹤村、南鹰村等地建成廉租房480套。

  培育特色产业基地

  南江县依托“绿色、有机、富硒”等生态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七大特色产业(富硒茶、金银花、翡翠米、核桃、巴药、南江黄羊、七彩林业),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按照基地、产品、文化“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和产业示范带,着力提升特色产业知名度。今年全县规划富硒茶2.5万亩、金银花1万亩、中药材1万亩、核桃6万亩、七彩林业1.5万亩,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

  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南江县按照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路,出台扶持经营主体激励政策18条,县财政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扶持基金切实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累计发展专合组织417个、专业大户3148个、家庭农场339家。

  围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南江县启动实施了“三个推进”行动(大力推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职能强化、大力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定点联系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大力推进农民技术协会开展技术承包),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森林防火、水务改革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服务领域,积极支持北牧南江黄羊集团、金星物流、槐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技术咨询、劳务、农机、农资配送、病虫防治等各类服务,初步建立了公益性与经营性、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域发展乡村旅游

  “一到周末,来钓鱼的人多了,我店里十多把大遮阳伞根本不够用。”在南江县红光镇玉柏村经营垂钓鱼塘的梁玉华告诉记者,周末时鱼塘边支满了钓竿,场面很是壮观。

  南江县顺应市民休闲娱乐新需求,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思路,围绕光雾山A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构建“一山(光雾山)、一水(红渔洞水库)、一城(县城)、十镇(2个重点镇和8个特色镇)、百村(100个旅游新村)”乡村旅游示范环线。初步建成了“风情正直—七彩长滩—花桥流水—云顶茶庄—玉湖渔村、金银花海村(红四乡)—三国文化村(沙河镇)—灾后新村(将营村)——休闲组团(跃进村、槐树村)、川北民居新村(东坝村)—桃花岛(柏垭村)—品钓渔村(中江村)、小巫峡—光雾山”等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环线,同时积极创建长滩、玉柏、青冈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园、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标准,着力提升新村产业、建筑、文化等功能。扎实开展了幸福新村“景区化、景点化”替身行动,举办了黄羊美食节、玉湖庖汤节、正直大酥肉等民俗节庆活动,开展了传统文艺表演、年猪宰杀祭祀、钓鱼捕鱼、美食体验、土特产品及年货展销、相亲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

  重视景区建后管护,建立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居)委会、服务组织、经营组织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新村聚居点常态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