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真情帮扶农民工 回乡创业有路子

19.02.2014  15:30

        “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乡创业有路子。”如今已成了巴中市南江县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真实写照。今年来,南江县从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支部引领等方面入手,多渠道多途径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政府办“学堂”  就业路子宽。 种植药材、发展大棚蔬菜、养殖生猪等,这些都是创业。”近日,南江县就业局将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班搬到正直镇长滩村,为该村有创业愿望的130多名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
        南江县就业局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围绕当地村民所需所盼,邀请县里有关专家为当地农民工讲授相关政策法规,传授鸡、鱼、生猪等养殖技术,大棚蔬菜水果种植技术,以及汽车维修、电脑培训等知识,组织参训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并请银行业务员讲解贷款的相关程序,鼓励他们要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
        在外闯荡多年的下两镇中嘴村农民李明华,以前对养猪一窍不通,回乡后他创办了一家生猪养殖场,从去年9月以来生猪开始陆续上市,至今已出售育肥猪320头,创产值70余万元。她说,猪儿生病、防疫注射、饲养管理等技术难题他一点也不用担心,政府专门进行了培训,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还实行“点对点”服务。
        南江县整合农业、扶贫、人社劳动等部门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开设各种就业技能培训班,采取企业出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政府买单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让农民工怀“”出门或就近创业就业。目前,开展核桃丰产、黄羊圈养、蔬菜大棚等适用技术培训1876场次,举办汽车维修、电脑操作、电梯维护与管理等培训班16个,培训返乡农民工1825人次,合格率95%,就业率达60%以上。
        扶持“大礼包”  创业有“平台”。   从西昌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杨堃,与大多同龄人一样,走上了打工之路。5年后怀揣着创业致富的梦想,他回到了村里。由于对农村情况和市场行情不熟悉,杨堃感到无从下手。
        2013年11月,杨堃欣喜地收到了乡政府送来的创业指南及相关扶持政策“大礼包”,点燃了他心中回乡创业的梦想。投资200多万元在高塔乡高塔村建起了铭旺土鸡养殖场。今年,杨堃创办的养殖公司预计出栏土鸡15000只,年创产值100余万元。“多亏了乡里和村上帮我做好了项目规划,我才有今天的创业发展。”杨堃感激地说。
        南江县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城乡劳动者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落实、开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在东榆工业园区建立50余亩农民工创业示范园,为返乡农民搭建创业示范平台。加快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创建东榆工业园区为省级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设立200万元创业基金,通过项目评审,可获5-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目前,全县已有1600多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自主创业、合伙创业,先后新增返乡农民工创建企业30多家,安置农民工就业近万人。
        支部来引领 “抱团”助创业。 南江县寨坡乡水田坪村村民宋宗贵宋宗贵虽然养了多年的南江黄羊,但缺乏技术和销路,养殖效益低下,2013年外出务工。今年春节回家后,听说成立了南江黄羊协会党支部,困扰他的问题迎刃而解。“今年不出门了,继续干养南江黄羊的老本行。
        “以前光靠自己‘单打独斗’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很多时候还是为技术和销售犯愁。南江黄羊协会党支部成立后,不仅技术问题不用犯愁了,而且党支部还引进了许多客商来上门收购育肥羊,心中养羊的疑虑全打消了。”宋宗贵高兴地说。
        南江县通过以产业为依托,以协会为载体,打破村与村的区域界限,在条件成熟的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链上建立了党组织,推行村支部委员会成员与协会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带头示范”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会员制、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结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切实维护了专业合作组织、会员、农户三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南江县已组建南江黄羊、银花、核桃、生猪、茶叶、水果、蔬菜等各类种养专业协会270多个,成立协会党支部、党小组等党组织30多个,建立流通、运输等中介组织协会53个,发展项目500余个,带动了近6万户农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