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28.11.2013  17:20

今年来,巴中市南江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六个统筹、三个聚集”,突出抓好“六大扶贫工程”,奋力打好打胜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从“全域规划”到“重点突破

 

  走进红光乡黑池村,仿佛置身于城市的生态社区,靓丽气派的巴山新居依山而建,房前屋后布满了绿化带,休闲广场、观景池、步游道一应俱全。“政府统一规划建出的新居,档次高、设施好,住起来舒服。”村民感激地说。

  黑池村是南江县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巴山新居的一个缩影。南江县坚持把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按照“全程、全域、全面小康”的要求,编制了《十年扶贫规划(2011-2020)》、《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南江县)(2011-2015)》、《率先建设扶贫攻坚示范县实施方案》等规划,同步编制新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围绕“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思路,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战略。全县48个乡镇522个村规划为10个扶贫开发片区,坚持每年启动一片、巩固一片、提升一片,梯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努力实现“一片一片的规划、一片一片的推进、一片一片的脱贫”。

截至目前,初步建成覆盖12个乡镇112个村11万人的元顶子片、红光-沙河-东榆片,减少贫困人口5.85万人,年内将重点抓好覆盖28个乡镇138个村12万人的“一核两片三线”(一核即正直镇;两片即元顶子片、红光-沙河-东榆片;三线即双江线、南杨线、巴陕高速线)扶贫开发,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

 

从“单项扶贫”到“整体推进

 

  “我们坚持巴山新居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产业发展就集中到哪里,公共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着力推进产村相融、城乡一体发展,努力实现让群众聚得拢、留得住、能致富。”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子中说。

  至此,南江一改单项扶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弊端,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大力实施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扶贫、教育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六大扶贫工程”。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投向不乱、统筹安排、各记其功”办法,设立县项目资金整合办,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连片扶贫区域,着力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小打小闹”现象,确保建一个村致富一个村,推进一片脱贫一片。仅去年就累计整合项目资金3.3亿元集中用于连片扶贫开发。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心村(综合体)8个、聚居点445个,建成巴山新居2.3万户,8.1万群众搬进新居。新(改)建乡镇联网路332.9公里,硬化村道1161.99公里,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89处,新增灌溉面积4.9万亩,解决20多万人饮水安全。改造中低产田23.65万亩,建沼气池1.1万口,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

 

  穿行在长赤镇青杠村,让人感觉如在画中游,家园即是公园,公园即是家园。村总支部书记王泰山告诉笔者,他们准备将巴山新居建成一个由广场休闲区、滨湖别墅区、滨湖景观区、运动体验区等四个区域组成的休闲度假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初步形成下湖观光、垂钓,上岛运动、休闲品鱼,上山采摘体验的一日游格局。

  南江县坚持“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把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激发扶贫攻坚内生动力,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稳步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紧紧围绕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切实强化县、乡、村、农业科技大户四级科技推广和全域覆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省林科院、省森防站、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全县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86期次,培训技术骨干9300人、普训农民15万人次,培养实用技术人才3.6万余名,带动全县10万农户创业致富。

  “造血式”扶贫让农民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全县种植富硒茶16万亩、金银花31.5万亩、核桃26.5万亩,发展翡翠米15万亩、南江黄羊98万只、七彩林业1万余亩。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30元,同比增长15.5%,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