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工商联商会建设调研报告

22.05.2014  16:17

 

南江县商会建设组织队伍日益壮大,功能日趋完善,影响逐渐扩大,已成为推动南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推动商会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一、南江县商会建设基本状况

(一)党政高度重视商会建设。南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商会建设,提出发展商会经济的要求,并对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每成立一个商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都派出领导出席祝贺;举行重大经贸活动,邀请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参加;每年春节,召开民营企业家新春恳谈会,听取商会及会员企业意见建议。近年来,各级各类商会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结和引导会员企业科学发展,推动南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商会组织快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南江县商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商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形成了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乡镇商会等各类商会组织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2014年4月,全县共组建各级各类商会18个,其中行业商会1个(印刷业);异地商会4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南江商会);乡镇商会13个(南江镇、沙河镇、东榆镇、下两镇、正直镇、大河镇、赶场镇、长赤镇、上两乡、杨坝镇、贵民乡、乐坝镇、光雾山镇)。全县工商联系统会员总数1200余个。

(三)商会自主办会模式初步形成。各类民间商会按照“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经费、自理会务”的原则进行组建,依靠民营企业家自主办会,初步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办会目标,显示了民间商会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商会组织18个,有专职秘书长(工作人员)的商会7个,占38.9%;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商会8个,占44.4%。大部分商会建立健全了商会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会员大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能够按照规定召开,会务工作正常开展。部分异地商会、行业商会聘请机关退休干部担任商会秘书长、监事长、专职顾问,确保了商会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四)商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各级各类商会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不断开拓创新,发挥了商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在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中作出了贡献,树立了商会的良好形象,商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多商会规范发展,在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及项目推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二、商会在促进“两个健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坚持团结服务与引导教育两手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实践表明,各级各类商会组织作为工商联工作的重要依托,在团结、服务、引导、教育会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把宣传政策作为服务会员的重要内容,以多种形式组织会员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会员的政治素质。引导会员企业加强自律,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制定会员公约,增强经营者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意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通过发挥协调优势,协同工会、劳动部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引导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引导会员企业组建党组织,推动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致富知恩、贡献回报、敬德利他、和谐共赢的理念,不断增强会员的社会责任感。2013年重庆南江商会爱心助学回报家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1名,每年5000元,连续资助4年,社会反响良好。

(二)引导会员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商会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集中力量把企业做专、做精、做强、做稳、做大,切实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三)积极反映诉求,促进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商会组织与广大非公企业、企业家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各类商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坚持深入企业认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意见建议。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全县工商联、商会组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参政议政渠道将调研情况转化为提案、议案或呈阅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努力促进解决非公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交流。一是发挥商会资源优势,以商引商。充分发挥商会的人脉、资金等社会资源优势,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积极牵线搭桥,“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经贸、投资洽谈活动,在激活民资、招商引资、促进项目生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2月,南江县委政府专门举行南江(北京)商会回乡创业投资洽谈会,南江(北京)商会20余名企业家参会并对南江包装推出的项目进行考察,共有2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二是利用商会平台,促进对外经济交流合作。利用商会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加强与县外商会团体的友好往来,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密切了南江与外地的交流,为促进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发展友好商会关系,建立良好合作平台。发挥商会民间性优势,“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兄弟县区工商联、商会组织的友好往来,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南江县工商联、总商会先后与市内外20多个县区级商会协会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相互之间经常保持联系沟通,互通信息,互相走访,互相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五)整合商会资源,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产业项目建设。商会组织凝聚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在激活民资、开拓市场中具有先天的优势。通过集聚商会资金、人才、管理等资源,联手联合投资,积极参与产业项目建设。比如,南江县工商联、总商会顺势而为,引导会员企业红叶集团变“危”为“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红叶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全省一流的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目前,南江各地商会组织以项目为抓手,大打“商会经济”牌,逐步成为吸引民间投资、搞活民间招商的重要力量。南江百草药业二期工程、四川蜀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项目、重庆环永公司蔬菜基地及深加工项目等优质项目正紧锣密鼓顺利推进。

三、商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商会建设的认识不足。商会组织还没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不少领导干部对商会的性质、职能、作用缺乏认识,不了解商会经济这一新生事物对地方经济带来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未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因为商会还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还缺乏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手段,企业的重要决策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依赖于政府,不少企业将商会看作一般的民间组织,认为商会可有可无。

(二)拓展商会职能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服务是商会的宗旨,如何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中承接相关服务职能,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如政府向行业商会协会、异地商会等经济类社团转移服务职能,政府向行业商会协会、异地商会等经济社团购买公共服务,社会中介组织的财务、人事、职称、培训等政策都亟需尽快建立完善。

(三)商会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领军人物少。有的行业因缺少有实力、有热心、有影响力的商会带头人,制约了一些行业商会成立。二是发展不平衡。有的商会生机勃勃,个别商会长期不开展活动,名存实亡。三是管理不规范。一些商会会长缺乏管理经验,班子不团结,凝聚力不强。四是作用难发挥。缺乏商会管理专业人才,一些商会服务能力较差,方法较少,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缺乏影响力。

(四)商会法人登记参差不齐。全县商会组织在民政部门履行社团法人登记的仅占三分之一。在外异地商会部分无法登记,主要受社团登记政策影响,一些地方对商会登记备案限制太多,灵活性不够。

(五)商会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非公企业流动人员多、党员数量少,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商会组织党建工作难以开展。

四、加强特色商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商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确保商会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对党负责和对会员负责有机统一起来,把贯彻党的主张和反映会员利益诉求充分结合起来。在工作任务上,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积极探索推动商会组织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引导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团、工会等组织,促进企业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二)解放思想,大力营造良好的商会发展环境。民间商会的作用发挥如何,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有经济学家认为,商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第三推动力(第一是“政府力”,第二是“企业力”)。目前,不少人对商会工作仍存在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商会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这同样也是影响商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促进商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尽快制定行业商会、协会专门性政策规定,对商会、协会的地位、职能、权力和义务等予以明确,使商会、协会工作有章可循。要争取有关部门,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商会给予财政及税收上的支持和优惠,支持行业商会开展商会专职人才培训,建立信息咨询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会规范化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商会的信息知情渠道。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印发的有关文件、信息,直接下发到行业商会,涉及有关经济工作的会议,建议通知相关行业商会、企业参加,让行业商会及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及时了解把握有关经济政策信息。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与商会的新型关系。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政府职能精简高效,约束政府对微观领域的干预。转变政府职能,必然要求政府赋予商会必要的职能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将政府管不过来又管不好的职能分流给商会管理。如政府把适宜行业商会协会承担的相关职能委托商会行使,支持行业商会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又如政府需要行业商会提供调研、统计、标准、规划等,应采取购买服务或资金补助的方式。通过积极稳妥、有步骤地将适宜转移给行业商会、协会的职能从政府剥离出来,并推动行业商会有效行使这部分职能,不断提升商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从而构建政府与商会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新型关系。

(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商会管理体制。探索改革现行业务主管与登记管理并行的双重管理模式。推动政府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开准入门槛,活跃商会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必须坚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备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健全商会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和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商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建立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商会的规范运行。加快推动我国商会立法进程,明确规定商会的法律地位、设立原则、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行为规范、财务制度等问题,促进商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不断健全研究咨询、职业培训、市场开拓、筹资融资、项目推荐、投资引导、行业整合、仲裁调解、维护权益、对外联络和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服务职能,在促进会员发展的同时引导会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形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充分发挥工商联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工商联要帮助和支持行业商会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企业呼声、做好协调工作、维护企业权益等,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进一步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推选出政治可靠、作风民主、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热心商会事业的企业家当会长,努力打造一支勤勉务实、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秘书长队伍。要不断建立健全商会内部管理制度,树立商会良好形象,促进各类商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解决工商联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等实际问题,为工商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