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发挥党建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09.06.2017  11:31

 

近年来,南江县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 促使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双轮驱动、互促双赢。

一是用好脱贫攻坚“撬动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挂包驻帮”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建立完善“五个一”帮扶体系,全面推行“54321”帮扶模式(每名县级领导、正科级、副科级、股所级、普通干部分别挂联5户、4户、3户、2户、1户贫困户),创新“135”帮扶机制(完善一个民情信息库,建实贫困户精准帮扶“三本台账”,深入开展“五联五帮”活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县1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落实44名县级联系领导、183个帮扶部门,进行结对帮扶,组建156个驻村工作组,选派156名驻村指导员、156名第一书记和156名农技人员到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切实做到因人因户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产业发展精准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精准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精准提升到村到户。

二是选好脱贫攻坚“领头雁”,发挥党建主导作用。按照“一好双强”标准,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冲破“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束缚,采取“三个鼓励”(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向村级组织流动、鼓励经商能手向村级组织流动、鼓励富裕村人才向贫困村流动)、“七个一批”(在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学员中使用一批、在原任村干部中留任一批、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用一批、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回引一批、在退伍军人中筛选一批、在各类致富大户包括私企业主中动员一批、在乡镇机关下派一批)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带富致富能力。换届后,全县624名新一届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4.2岁,较换届前降低2.8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较换届前增加68人,生产大户、农民经济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达289人,与上届相比,党组织书记队伍更有活力和干劲,带头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更强。

三是培育脱贫攻坚“生力军”,发挥党建中坚作用。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训什么”原则,依托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创新开设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实施人才递进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留得住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和脱贫攻坚骨干力量,2016届首批专修班116名学员,103名学员参与竞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75名学员成为致富奔康带头人;同步举办脱贫攻坚“读书班”,对换届后新任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开展全覆盖轮训,主要针对他们对涉农政策、实用技术、产业发展掌握不深,治贫致富能力弱化,难以适应基层党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训中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开展授课,内容以党性教育、实用技术、脱贫攻坚、社会治理为主。

四是开启脱贫攻坚“新引擎”,发挥党建核心作用。针对全县非公企业多、规模小、党员少等特点,确保党建工作及时跟进,依托产业园区、中心乡镇将全县非公企业划分为8个片区,2个园区,实行区域化管理,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和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切实提高非公经济组织“两个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大力开展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程”活动,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分别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83对,帮助指导贫困村兴办经济实体、发展订单农业、输出劳务人员、培育农村电商(网商)示范户和种养殖大户、完善“农民夜校”软硬件设施、培训新型农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推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做大做强做优,每年为村(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办2至5件实事好事,为夯实党在农村(社区)的执政基础和优化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供稿人 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