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保护流域生态 还百姓一河清水
巴河是巴中的母亲河,南江河是巴河主源。沿巴陕高速公路溯流而上,两岸青山葱郁,河面碧波荡漾,宁静的河谷中只闻风声鸟语,南江河的美景令人沉醉。
三年之前的南江河,却是另外的容貌:河道内机声轰鸣,非法采砂点随处可见,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影响下游的饮水安全。“要在巴南桥(南江县元潭镇境内,南江河与巴河交汇之地)交清水”巴中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求。2014年1月,南江县委政府作出庄严承诺:“用一年时间,还南江河一河清水;用三年时间,完成县域内所有河流的治理。”今天,南江县成功“交账”,南江河恢复了美丽的容颜,县域内河道也得以有效治理,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猛药治疴 重现一江清水流
A.非法盗采,母亲河千疮百孔
“河水浑黄,简直就是一条‘黄河’”南江县赤溪街道居民刘先生如此形容三年前的南江河。因为河水太脏,不能洗衣服,也不能洗澡。
这一切缘由随处可见的砂石非法盗采。近年来,随着南江县建设发展的提速,市场对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猛增,价格一路上扬,未经审批私挖盗采成为一些人牟取暴利的主要手段。
通过调查清理,全县共有大小涉河砂石场47个,其中34家具备部分手续,13家无任何手续。在划定的禁采区内有各类砂场24家。私采乱挖、废水直排,母亲河承受着无尽的屈辱和灾难,昔日碧波荡漾的南江河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严重影响着江河行洪安全,污染河流水质、破坏生态平衡。
B.庄严承诺,还南江河一河清水
南江河的状况引起了广泛担忧。市人大代表要求在南江县在巴南桥“交清水”,2014年1月7日,在南江县“两会”期间,县委书记刘凯代表县委政府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江70万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还南江河一河清水!”并明确划定时间表。
随即,一场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矿产资源的攻坚战拉开帷幕。为了确保治理活动取得成效,县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河道整治行动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并结合南江实际,研究制定了《南江县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开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督办。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和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大力宣传水法水规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公开相关信息,使本次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深入人心,达到以执法促宣传,以宣传促整改的效果。
C.联合执法,重拳出击铲“毒瘤”
南江县水务局局长何勇介绍,为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确保治理活动取得成效,南江县打破了水政部门单一执法的格局,探索实践了“整合执法力量,完善执法组织,多部门协同执法”的优化重组新模式,成立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县水务牵头,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队,开展了一系列河道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重拳打击乱挖滥采、乱排乱放、电、毒、炸鱼等破坏河道生态行为。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了采砂管理工作强大合力。水利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监管,依法关闭非法砂场,及时查处非法采砂和破坏渔业生态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阻碍行政执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国土、交通部门进一步加强砂石开发、车辆船舶运输监管,共同查处乱采滥挖、非法运输的不法行为,同时,集中执法与分段巡查、重点点位蹲守相结合,保持24小时对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保障了水利执法工作顺利进行。活动期间,在媒体发布宣传公告 20 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
“十二五”重点水利工程红鱼洞水库围堰截流及移民安置工作在即,南江县水务局会同环保、国土部门及桥亭乡人民政府,对桥亭乡境内的谭家坝砂石厂、7标二料场、桥亭一社砂场采取断电措施进行强制拆除,截止8月10日,三个砂场的清理工作已全面结束。
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南江县共出动执法人员688人(次)(其中公安干警108人次),执法车辆160多台(次)。县河道联合执法组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打击相结合,重点排查与专项取缔相结合”的坚决态度,先后67次合力攻坚,强力打击非法开采加工矿产资源行为,全面取缔非法开采加工企业29家。
猛药去沉疴,江河焕新颜。南江县在划定的时间表内成功“交账”,今天,沿巴河源头——玉泉乡顺流而下,昔日机声隆隆、乱挖滥采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正全力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环绕、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河道治理 打造靓丽风景线
河道内碧波荡漾,防洪堤上玫瑰盛开,清晨,居民们闻着花香跳起欢快的坝坝舞。这是南江县团结街道居民们的幸福生活。
“街道地势低洼,以前没有防洪堤,洪水经常上街。”居民们说,2015年,防洪堤坝建成,成功经受住了“6.28”特大洪灾的考验。
这座2.5公里长的防洪堤,不仅护佑着居民们的安全,还扮靓了街道景观,优化了团结乡的投资环境。该乡成功引进企业,在堤坝之上建设玫瑰园,初尝“美丽经济”的甜头。
南江境内河流众多,有南江河、神潭河、木门河、焦家河等干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10条,50平方公里至100平方公里的有12条,5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溪流有89条。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限制发展区,河道保护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以来,南江县利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的契机,大力实施县城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平整河床、规范岸坡,并按生态水利建设的要求,投资200万元购置绿化草木绿化县城河道15公里。近几年,渔政部门利用增殖放流等活动,共向南江河、神潭河、木门河及焦家河自然生态保护区投放土著鱼种数百万尾,大鲵、洋鱼等珍稀保护鱼苗60万尾,使已治理的河流水清岸绿、鸟语花香,达到防洪抗旱、生态文明双丰收。与此同时,全县中小河流治理正在快速推进,通过生态护岸,加固美化堤防,增强亲水性,努力把中小河流治理成为水清岸绿、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休闲观光区。目前,除团结乡外,南江县乐坝、高桥、官坝三个乡镇的河道治理、绿化疏浚、生态修复已经完成,东榆镇防洪堤正在加紧建设,沙坝乡招标工作已经结束。
“用三年时间,完成县域内所有河流的治理。”2014年初,南江县委书记刘凯作出的承诺,正一步步逼近现实。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