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运行

05.05.2015  19:16

5月1日,江西省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意味着南昌开启以大数据融合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社会各界可以登录该系统,查看南昌市每家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企业年报信息、违法记录信息、荣誉品牌信息及财产抵押、投诉记录、法院判决等信息。

 商事制度改革后,各种利好政策放宽了市场准入的条件,企业注册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大量的新办企业激发了市场活力,也给市场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南昌市去年10月份开始启动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工作,着力研发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依托全市企业监管大数据中心,设置查询平台、业务平台,运用信息公示、联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形成以企业“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息化监管体系。

 据介绍,该系统整合36个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检查、处罚等信息,采取国际上通用的以颜色区分预警类别的做法,将企业分为四类:正常、黄色警示、橙色警示、红色警示,同时建立对失信违法企业的联合奖惩机制。今后,银行贷款、融资合作、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将以此为依据设立相应的门槛,使失信违法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在现阶段试运行中,系统实时采集了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安监局、市文新局、市食药局、市环保局、市人社局9家试点单位对企业的许可、处罚等信息,下一步,全市范围内36个企业监管部门的数据将逐步完善。

 系统运行后,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该系统平台查询到相关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近3年内所有的失信违法记录、投诉信息等。监管部门公开失信违法企业的监管信息,既促使企业自主整改、规范经营,也为百姓消费、商务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用参考平台。

 原先孤立存在的各个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联通起来,将有效的许可、处罚等信息在系统中推送至各个相关部门,实现联动监管,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此外,系统也倒逼监管部门规范履职,一旦出现监管问题,可倒查追究责任,促使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的问题。

 同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通过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总体发展情况,分地区发展比较情况,企业结构类型、销售投资方向等等。这些客观真实的企业汇总信息数据,为智慧政务提供基础信息服务,能方便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企业各种需求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决策,并不断评价政策运行效果,提升政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