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07.03.2014  10:05

  建立于2010年的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去年4月,又成为全国21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目前示范区已建成“四个百公里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带,发展特色产业40万亩。南充市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努力推动了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站在万亩蔬菜基地  看南充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昨日上午,笔者来到西充县义兴万亩供港蔬菜基地看到,田畴如画、绿苗茁壮,蜿蜒的水泥公路、机耕道犹如一条条飘逸的绸带将每一块田地连接与分割。基地里,苦瓜、丝瓜、红辣椒等错落有致地分布,不远处有4台蔬菜收割机来回穿梭。菜地之间建有养鸡场、养猪场,养殖香葵鸡和牛奶猪。1000余亩的池塘种植了八品香莲茶,池塘里养有甲鱼、鲫鱼、叉尾鱼等。香葵鸡、八品香莲茶、牛奶猪获得国家专利许可。 

  在蔬菜基地的山垭下面,是一排排绿色石棉瓦搭建的平房,这就是牛奶猪养殖场。干净整洁的猪场内,白里透红的猪显得悠闲自在。猪场各个角落都安装着摄像头。钢架蔬菜大棚里,温润的空气中裹着香甜,感觉西红柿苗“嗖、嗖”地往上长。大棚一个接着一个,大棚便道旁每隔10多米的距离,便有一根电杆,电杆上安装着摄像头,全天候监控地块的种植情况。 

  义兴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只是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建成“四个百公里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带”,共4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 

  组织视察调研  解决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 

  去年以来,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深入到乡村,视察调研新农村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同时,跟踪督办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审议意见,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扎实抓好农机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大力培育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耕地撂荒多、劳力资源缺、生产效益低和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努力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去年初,部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去年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全面检查了九县(市、区)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执法检查报告,向市政府印送了审议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法律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加快农机发展步伐、健全农机服务体系、优化农机发展环境。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加快了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7%。 

  同时,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听取审议了千万头生猪产业工程、耕地保护工作专项报告,有力的推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