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大力发展旅游业 川东北旅游“航母”呼之欲出

24.12.2014  16:31

  2014年,是四川旅游发展年,旅游产业成为四川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而作为川东北旅游龙头的南充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艘旅游“航母”在川东北呼之欲出。

  着力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

  嘉陵江干流在南充境内长达298公里,南充有7个县城在江边,可以说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嘉陵江流域既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秀丽的山光水色,险峻的峡谷景观,奇特的古城要塞,又有厚重的古驿道文化、三国文化和道教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南充市相关政府率先高举打造嘉陵江品牌的口号,并发表了“深度推进嘉陵江南充段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实施意见”的文件,掀起了南充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以嘉陵江为纽带,在四川境内,联动广安、广元,以南充、阆中、广元三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核心,带动广安、广元的经济发展。在2014年,南充市旅游局进一步推进嘉陵江(南充段)的深度旅游开发,启动了嘉陵江水上游乐项目建设,如嘉陵江旅游码头等。并整合以剑门蜀道、阆中古城等为重点的三国文化旅游线路;以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川陕苏区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线路,把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中国内陆河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世界知名的伟人故里和三国文化精品旅游区、享誉国内外的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的旅游目的地,促进川东北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速向智慧旅游转型升级

  为顺应南充城市旅游发展需要,提升南充城市景区管理水平,南充市旅游局着手紧抓管理平台建设,2014年南充市的仪陇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和阆中古城两大智慧旅游试点风景区已完成省旅游局下达的四大“智慧项目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为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方便游客出行,2015年南充市旅游局将着力建设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和各县区旅游局形成可视电话,实现自动化办公。

  南充市旅游局副局长赵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A级及以上景区或有条件、有意愿的3A级旅游景区明年要完成景区管理平台搭建。景区公共服务区域和热点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游客流量统计监测系统、智能门禁及电子门票系统、景区监控预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并将各系统接入省电子政务外网,与省应急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还要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具有“导游、导览、导航、导购”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等来促进南充市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立体交通网络为旅游带来新机遇

  南充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高速公路通车条数和里程居川东北片区之首。空中航线和水上航道在川东北片区也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兰渝铁路的建成,这标志着南充的全省次级交通枢纽、川东北片区交通枢纽地位基本形成,对于南充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建设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也推动了南充市旅游的发展。

  随着嘉陵江生态景区的开发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南充市旅游局将联动南充市林业厅及交通局加强建设嘉陵沿江两岸的生态旅游建设,如修建快速通道、绿道、自行车道等。此外,沿江生态文化旅游的打造也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包括引进生态地产、养老地产等模式促进沿江两岸的旅游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南充是农业大市,风光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然资源丰富,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良好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是南充市旅游局的明年的一个重要工作之一。在发展各项旅游的同时,相关部门也注重度假区的打造,如阆中、升钟湖、朱德故里、西充等。在农业示范区建设上,西充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中国西部最美乡村”,打造中国“西部绿谷”品牌目标,按照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综合配套改革“四位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坚持以有机农业为突破口,为全力推进以“七大板块、四条环线”为重点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