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于年底前将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08.10.2014  14:54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记者 赵炳富)日前,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2014年推进民生问题解决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2014年底前,将着力解决一批城乡低保、教育收费、百姓安居、民间集资等领域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南充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南充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强力整治教育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问题

  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禁越权设立教育收费项目、违规制定收费标准,凡现行收费文件与国、省教育收费新政策不一致的一律废止。

  取消“城市小学自愿托管费”、“高中阶段以及城市初中自行车自愿停放费”。完善收费公示制度,凡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必须进入学校的收费公示栏(牌、墙)。收费票据严格执行“一证一据”、“一生一票”。加强收费项目信息公开及政策解读,设立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严禁将校舍和场地出租、出借给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针对中小学课程的有偿补习活动。教师不得为校外违规办班补课推介或提供生源。学校不得借培训机构或家长委员会之名等参与组织有偿补课;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违规利用法定节日、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高三年级确需利用节假日集中补课的,不得收费,补课时间不超过假期三分之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出的违规办班、违规补课问题,从速从严从重处理。凡学校组织有偿补课的,严肃追究校长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4年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危旧房棚户区安置住房(含货币安置,下同)107214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8230套(含廉租住房280套),城镇危旧房棚户区95000套,国有工矿危旧房棚户区3984套;基本建成36000套、竣工16944套。9月底前项目全部开工,10月底前完成项目资料规范,12月底各项目基础完工。

   开展非法集资专项治理

  将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等新型网络金融企业;担保、小贷、投资理财、各类涉农型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养老机构、民办院校、本地及其他新兴金融创新及高风险行业企业、外地高风险行业企业在本地所设分支机构均列为重点排查领域。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风险排查工作。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本行业的风险排查工作。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由市金融办负责排查;对典当行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由市商务粮食局负责排查;对创投、风投、私募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排查;未经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各类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媒体广告违法由市工商局负责排查;对运输物流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排查;对农业、林业、房地产行业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的由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排查;对于金融机构违规销售理财产品、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内部人员参与非法集资的,由市人行、银监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排查。

  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根据风险程度分类制定相应对策,正确把握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区别和处理方式,防止民事行为刑事化处理;对已转化为非法集资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坚决予以打击;对涉及金额较大、人数较多、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要及时上报,并提前做好维稳预案,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做好监控和疏导工作,建立与集资群众的沟通渠道,保证集资群众的知情权,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切实解决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就诊、报销不方便问题

  对低保、残疾人员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由属地民政、残联统一确认对象(解决减少参保人员两边跑的问题)。民政、残联将人员基础信息送同级医保经办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将相关数据单独建库,居民参保时现场核准、办理。

  在校学生(含幼儿)由学校统一办理参保。学校办理时直接将参保人员录入、传递到医保信息库。

  将医保网络联接到基层社区,同时赋予社区经办人员的操作权限,居民参保就近办理,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所在社区办理参保缴费,属地医保局对社区录入的相关参保信息进行及时审核。

  2014年10月1日后,长期异地居住的城镇居民异地备案和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在省内异地就医定点医院就医,可在医院即时结算。同时加大市内医保定点医院即时结算工作力度,参保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可在医保直接办理入院、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