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档案局晒民国户籍卡 “南京”写成“本京”

25.03.2014  10:01
程思远的户籍卡上,南京写成“本京”。张可 翻拍

  最近,南京市档案局在官方微博“”出几张民国名人户籍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查看。市民方先生发现,父亲与祖父的户籍卡上,标示籍贯一栏,南京被写成“本京”。“这是笔误了吗?还是当年一种特殊的叫法?”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南京有多种“称呼”,当时的市民还要填写“特征”、“指纹符号”等今天户口本上没有的信息。

  通讯员 梅正亮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南京有很多不同的“称呼

  方先生在网上晒出填写着“本京”的户籍卡后,引来网友围观。不少网友说,从没听过南京历史上还有这个名字。记者发现,在民国户籍卡上,“本京”二字出现不止一次。在南京出版社《民国名人户籍》中,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农林、卫生部长的周诒春,本籍安徽,寄籍一栏中写成“本京”,而立法委员程思远的寄籍也写成“本京”。有的户籍卡上还写着“南京”“南京市”“首都”,有的甚至写成“本市”。

  负责收集民国户籍档案的市档案局王伟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户籍填报的随意性。“都是人工填写,但在开展这项工作前,设定的标准可能不够细化。”出现“第一人称”的“本市”、“本京”,可能出自当时的老南京人之口。

  如没照片,要填“外貌特征

  记者注意到在户籍卡上“特征”一栏,要求用简短语言对外貌做描述。不过记者在《民国名人户籍》中发现,所有人的“特征”一栏都是空白?这是为何?王伟解释说,当时登记户籍,只要有照片,就不填特征。对于当时的不少老百姓,照相是很“奢侈”的一件事。采集人员上门来,如果交不出照片,就只能任由他人对自己的长相“评头论足”了。

(原标题:民国户籍卡上 “南京”写成“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