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摸底调查:1/3符合政策单独家庭愿生二胎

16.01.2014  12:48

   南京开始摸底调查 一个社区1/3单独家庭想生“二孩

  “单独两孩”时代将至,江苏产科儿科床位紧张,各大医院纷纷出招应对  

  到底有多少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愿意生二孩呢?这两天,南京不少居委会开始摸底调查了。从目前部分社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单独家庭,表示愿意生二孩。昨天,江苏省卫生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孩时代如果到来,全省产科床位将缺两千张,医护人员至少缺一万人。

  见习记者 俞月花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家住南京康居里社区的孙女士,接到居委会打来的电话,询问是否有“生二孩”的意愿。

  孙女士一打听才知道,居委会给社区里20岁至40多岁的女性挨个打电话,做摸底调查。“居委会说,不少人都表示要生,打了七八十户单独家庭,大概有二三十户、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都明确表示要生,剩下的还有不少在观望,表示要先考虑考虑。年龄比较大的也有,比如一名41岁的女性也打算生第二个孩子。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从调查情况看,生两孩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一些比较好的小区里,居民“生二孩”意愿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据悉,这个摸底调查是南京整体启动项目。由社区计生专干采取普查的方式完成调查。调查对象为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即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南京市户籍人口;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20-49周岁(1965年-1994年间出生)已婚未育或只生育一个孩子,且夫妇仅一方为独生子女。

  据悉,各区于1月22日前完成入户调查及数据汇总,南京市人口计生委将于1月25日前将全市及所辖区的数据上报省人口计生委。

   一个社区,1/3单独家庭要生“二孩

  摸底调查

  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介绍,从目前来看,江苏每年新生儿数量在78~82万之间,如果“单独两孩”实施后,从2014年开始,生育将会出现高峰,根据测算,每年可能要增加11万~18万的新生儿,到2018年为最高峰。

  目前,全省产科病床1.8万张,儿科病床1.6万张,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如果要满足快速增加的新生儿以及产妇就医需求,全省到2015年,至少需要产科、儿科病床各2万张。可以看出,床位数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不仅床位不够,产科和儿科的医生也不足。现在全省有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1.6万名,缺口达到1.8万。

  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说,目前,全省在三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一是加大妇幼医院投入;二是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引进人才和加大培养解决人员短缺问题。

   产科儿科床位紧张,医护人员缺口大

  医院压力

  医院举措

  应对“二孩”,医院开始增加床位

  记者从南京各大产科医院了解到,为了应对二孩,已经纷纷开始增加床位。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丁虹娟说,现在医院的产科病床共有350张,天天爆满。从今年5月份开始,产科还将增加120张床位,这将能缓解床位紧张的局面。“这120张床位,当初是借给妇科过渡用的,5月妇科有了新病区后,这些床位将还给产科。”丁虹娟说。不过整体的医护人员紧缺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只能采取“加班加点”,每个人多干点来解决。

  除此之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还在城北迈皋桥医院建立分院,分院整体床位有500张,产科病床占不少。

  省妇幼保健院扩建一期工程是住院综合楼,有18层,投资约4.2亿,拟设20间手术室、7间产房及1个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建成后医院床位数将达到900张。新住院大楼将在2016年投入使用。未来还将开工建设二期和三期,其中二期为科教服务楼,三期为新门急诊大楼。整个规划建设预计在8-10年结束。届时,医院总床位将达1200张。

  河西儿童医院,床位750张,预计青奥会之前能开诊。

  另外,南医大二附院,还将规划建设一所新的门诊楼,里面有不少儿童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