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将至 最后的撤退者口述历史

09.12.2014  21:31

刘兴诗

刘兴诗当时随家在此乘难民船离开(刘兴诗提供)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实习生 邓绍希 摄影 华小峰)“我家就在南京,父母都在乡下,怎么能就这样跟你们走。”时隔70多年,刘兴诗依然记得全家撤离南京时,家中的小保姆姐姐说的这句话,也不知她是否躲过了南京大屠杀……

        再过几天就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前最后一批撤离的南京市民,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刘兴诗今(9)日接受了四川在线记者的专访。

        童年记忆>>>

        停靠在南京下关江边的日本军舰

        刘兴诗出生于1931年,其父为早期同盟会成员。童年时代的他,随父母居住在南京,“我家住在豆菜桥4号,靠近南京市中心。

        过去有一次,刘兴诗的父亲驾着车,将儿子带到了南京的下关江边。一路上,父亲板着脸,一言不发。到了江边,父亲远远地指着一艘军舰,“我当时那个年纪的小男孩起初看到军舰还是很兴奋的。”但当父亲让刘兴诗仔细看军舰上,毒蜘蛛一样的旗子说,“那是日本的海军旗,他们把军舰停在我们的江边,大炮对着我们的首都,你要一辈子记得。

        待父亲说完这句话后,小小年纪的刘兴诗情绪突然由喜欢变成了憎恨,“我捡起一块石头扔过去,想把它砸沉到水底。”当日父亲的话和那艘挂着日本海军旗的军舰深深烙在了刘兴诗心中。

        关于撤离>>>

        家住近郊的小保姆留守生死未卜

        撤离南京那天的场景,刘兴诗记得更加清楚。当时正值冬天,刘兴诗刚念完小学一年级,“我爸一回到家,就让全家人赶快走,当天就走,一分钟都能停留。”多年后,刘兴诗才明白当时日军已经打到苏州,直逼南京。

        显然,刘兴诗的母亲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还抱怨了一句“为什么不提前打招呼”。母亲原本想寻些东西带走,急忙翻箱倒柜,却被刘父制止住,“什么也不要了,只要我们全家能够平安离开,到了重庆就好。

        那时,刘兴诗的家中还有一位小保姆,刘家人也极力劝说她撤离,“我叫她姐姐,但她说‘我家就在南京,父母都在乡下,怎么能就这样跟你们走’。”劝说无效,无奈之下,刘兴诗的父亲抓起一把银元塞给小保姆,并打开所有的箱柜,让她随便挑些东西带走,赶快出城回家去。小保姆慌里慌张地收拾了两个大包,连忙和大家一起出门,“爸爸催她快跑,直到她消失在街道尽头,才转过身叫我们走。”70多年过去,刘兴诗再也没见过小保姆姐姐,也不知她是否躲过了南京大屠杀……

        临走时,刘兴诗的母亲还仔细关好门窗,拉上窗帘,依依不舍看了家里最后一眼,最后一个走出门,嘴里还念叨着:“可惜刚刚买的一套新家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