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单双号”不是治污的灵丹妙药

20.11.2013  13:35

  赵昂

  河北省保定市为应对冬季供暖季,于11月15日开始试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到了限行日不仅市区污染物不见减少,市民反对声音倒是不小,结果到11月17日就取消了。就在保定市“单双号”措施夭折的当日,甘肃省兰州市步其后尘,开始在中心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一直要持续到明年1月10日。

  按理说,兰州和保定都属于二三线城市,汽车总量和人均保有量远不及一线城市。兰州市机动车只有57万辆,今年全市新增不过才4万多辆。“机动车是个筐,拥堵、污染之类问题都能装”,限行似乎成了一些地方政府推卸环保责任的方法,且限行措施出台前并未征求市民意见。倘若尾号限行这种行政控车手段在神州大地蔓延,连三线城市都蜂拥仿效,则涉嫌对市民正当权益的侵犯。

  事实上,兰州和保定出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汽车。一来两地同属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季已经到来,因供暖而引起排放量有所增加。二来保定所在的河北省,燃煤一直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最大的PM2.5来源,境内工厂也不少。而兰州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四面环山,工业污染和在城市开发中削山引起的扬尘,都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在私家车时代远未到来之前,兰州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光化学污染。

  许多发达国家的都市,人均汽车保有量远高于我们,但并未出现雾霾天气。可见汽车总量多寡并非污染强度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汽车尾气排放情况和使用强度。排放不达标的老旧机动车、路网不健全导致拥堵、低怠速行驶造成的额外排放,都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以兰州为例,由于路网过少,道路交通密度高达每公里628辆,是深圳的两倍之多。

  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更应采取市场手段,如提高车辆养护、停放、行驶成本,而非靠行政化的限行手段。控制总量也亦然,市场化的拍号其实比久摇不中的摇号更公平。针对“单双号”,各种对策也会层出不穷,比如可以购置两辆车换着开,该排放多少还排放多少。

  说到底,“单双号”限行成不了治污的灵丹妙药。治理大气污染本是个长期的过程,出台“单双号”限行之类的措施,当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