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单位针对春节制文件 廉洁节俭开启新年好风气

31.01.2014  14:46

  1月30日下午,民警小吴结束办案回到单位,把警车停放在规定位置,匆匆收拾好后掏出手机,回拨家人的未接来电。“除夕了,家里一直催着回去团年。”小吴说,“要求公车归位,节日期间不能私用,我看我们单位的车都回来了。

  当日下午,记者在省公安厅看到,停车场里已整齐摆放着一排排警车。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正联合市州力量对系统内各单位展开督查暗访工作,对公车管理等情况的督查将从1月中旬持续到2月中旬。

  过节移风易俗,也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廉洁。

  早在2013年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树立节俭文明过节新风和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在调查了解中,记者发现,多数单位针对春节制定了有关文件,反复提醒,以勤俭之风伴随新春之喜。

  老家在外地的赵文涛在省直事业单位工作,1月30日照常来到办公室,“今天还有事情要处理,站好最后一班岗是应该的。

  “我们下发了通知,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还要求各单位部署节日期间的有关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在1月初发布节俭过“双节”有关通知,并将在春节期间抽查各单位值班情况。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短信微信。”“年底没有团拜会,减负也减肥。”一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打趣地说起马年春节前的状况。少了迎来送往和晚会、贺年礼,怎么拜年?“春节将至,温馨提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和务实节俭过节要求。”1月中旬,省农业厅干部丁明忠收到一条来自省纪委监察厅的“廉政短信”,这条短信也同时出现在我省80余万党员干部手机上。

  短信就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参与赌博、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提出“六个严禁”,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成都市一位处级干部表示,“廉政短信”是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既送来祝福,又“用温馨提醒代替生硬说教,使党员干部感觉到组织的温暖。

  乐山、内江、宜宾等市州也纷纷采取多种手段和载体,创新发送“廉政短信”。清风正气吹拂天府之国,新一年的好风气正随着春节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