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从“入门”走向“卓越”——四川师范大学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编者按 :2015年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三版要闻版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人民网、教育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均全文转发。本网现转载于后。
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4%;35岁以下的正教授、副教授85人;6人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近两年,由青年教师承担的国家级基金项目35项;选派近20位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选派93位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进修和攻读学位……
这是笔者日前从四川师范大学了解到的一组数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有一大批30岁左右的优秀青年教师正在快速成长。”校长丁任重对青年教师的这番话为这组数据进行了诠释。
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川师范大学有何秘诀?据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介绍,四川师大本着“扶上马、送一程、压担子、增活力”的原则,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全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从新任教师的“教学入门”计划到青年副教授、教授的“卓越教师”计划的培养体系,为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铺就了一条职业理想、职业信仰、职业技能融合发展的高速路。
“教学入门”培养计划:精心制作青年教师教学档案
“教学入门”计划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基础层。高校新任教师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基本掌握了教学的工作程序。然而,对于新任教师对任职学校的教学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新任教师的角色转变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短期集中的“岗前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意识到这一点,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岗前培训”基础上,设计了新任教师“教学入门”培养计划,要求入职该校教学岗位的新任教师全员参与,通过两年的培养使新任教师实现“教学入门”。
“教学入门”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举办“教学工作常规讲座”,帮助新任教师了解该校在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要求;组织“名师教育教学经验讲演”系列活动,帮助新任教师了解并认同学校优良的教学传统;开展“教学技能训练”,采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对新任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训练;为新任教师聘请教学导师,并要求教学导师对其进行“现场教学指导”。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新任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素质”、“师生互动”、“优点与不足”等记录下来,根据对新任教师微格训练的情况,以及教学导师记录的《现场教学分析与指导记录表》,为每个新任教师制作一份教学档案,并在培养周期内进行个别跟踪辅导,使其尽快变成行家里手。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进行青年讲师专项教学技能分解训练
“骨干教师”计划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主体层。一般而言,高校新任教师经3年左右的教学实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但这一阶段的青年教师也面临着教学方面的新问题。一方面,由于青年讲师已经成功转变角色,完全适应教学工作,因此容易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讲师仅通过培训获得教育教学常识,对于当今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缺乏系统性,也会导致青年讲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缺乏后劲。根据这一现象,四川师范大学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对全校任职5年以内的青年讲师实施轮训,帮助他们突破常识的限制,实现教学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创新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开设“当代前沿教育教学理论”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外教育理论专家为青年讲师讲授前沿理论;加强“学科教学设计与创新”训练,促进青年讲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大幅提升;进行“专项教学技能分解训练”,全面提升青年讲师在“教学导入”、“教学提问”、“教学反思”等环节的实践能力;举办“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专题系列讲座,邀请省内外教育技术专业知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系统讲解,不仅提升青年讲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还助其了解当代信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教学改革。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内容,涉及从教育理论到教育技术,从教学设计到具体实践环节,从教学规范到教学改革,着力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青年讲师的教学能力。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授的教育之梦插上翅膀
“卓越教师”计划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最高层面。已晋升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在专业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如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并对其主讲课程进行一番教学改革和理论创新,便成为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新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从各教学单位的骨干教师中遴选一批学术基础扎实,热衷教改研究,在教学发展上较具潜力的青年教师,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自己教育理念与改革精神,能够领导教研团队完成重大教改任务的专家型的教师。这种培训计划不同于其他层次,“卓越教师”通过“遴选”方式实施,并不要求所有青年副教授、教授都必须参与。
“卓越教师”培养对象的遴选与培养计划的实施,首先,注重的是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入选者须在主讲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发表过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其次,看重参选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要求入选者长期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自觉运用教育研究方法于教育实践,主持过省级以上教改项目,主编有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第三,注重教研团队的建设和领导能力,入选者应能够组织、领导所在学院的教研团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中,既有对入选者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专项资助,又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脱产高级研修;既有赴其他知名高校的考察游学,又有“重大教改资助项目”的资助。树立教育改革精神、孕育教育改革成果以及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是“卓越教师”培养的根本意旨。
“一赛一课”活动:促进三个层次培养计划参与者的广泛交流
参与不同层次培养计划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相互之间展开教学经验交流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为此,四川师范大学创设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与每两周一次的“精彩一课”教学观摩活动。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通常分组进行,比赛过程分为讲授与提问两个环节,按照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与优秀奖若干名给予表彰。“精彩一课”教学观摩设“授课”、“说课”、“点评”、“问答”等环节。“授课”环节,献课教师选择某一主题,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环节,献课教师分析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点评”环节,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或教育学专家,就本课的优点和值得改善之处进行评论,供献课者和观摩者参考;“问答”环节,观摩者就本课的具体教学环节或某一细节的处理向献课者提问、请教,献课者对其做出回答。
实践证明,三种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它连同“精彩一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共同为入职四川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架设了一条从“入门”走向“卓越”的高速发展立交桥,使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挑起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