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高校是知识创新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天的会议,是我省历史上首次把省内两大核心创新力量聚集一堂,专题共谋发展的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对大力推动我省教育、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我省高校紧紧围绕发展需求,坚持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提升办学实力的战略工程,放在学校建设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同时,强化与企业、行业、地方合作,为我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握“一个核心转变”、明确“两个根本任务”、强化“七个始终坚持”、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一、把握“一个核心转变”
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支撑引领区域和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产业链来调整优化高校创新链,推动高校科研全面转向到“聚焦产业、支撑企业、服务区域”这个核心上来。以“推进协同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改革科研评价”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体系,努力提高高校创新、服务和转化能力,使107 所高校成为107 颗创新种子,不断开花、结果、壮大,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支撑和更为全面服务。
二、明确“两个根本任务”
一是“顶天”。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引领产业发展。加强协同,面向前沿解决重大问题,全面提升四川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四川高校科技新优势和全国竞争力,构筑四川高校创新体系。二是“立地”。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聚焦核心产业,面向区域,立足一线,改革评价,推进转化,全面调整高校科技工作方向,增强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
三、强化“七个始终坚持”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服务意识,把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首要责任;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贡献意识,把经济社会贡献率作为检验高校科技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大局意识,着眼促进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来谋划高校科技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协同、集成、自主创新的理念,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任务;五是必须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突破口;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把建设高水平平台作为整合资源、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七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推动创新团队成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示范、引领骨干力量。
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深化科技制度体系改革。目前,突出政策协同,初步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省委编办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意见》(简称“20 条”);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和省社科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会同科技厅制定《四川省大学科技园建设管理办法》,目前已建国家大学科技园5 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 个,建成和在建省级大学科技园7 个,基本覆盖了我省产业重点领域。接下来,要着力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转化激励机制、科研评价机制”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机制和政策环境。
二是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协同创新能力。目前四川高校与省内外400 多个市县区、1500 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科技合作关系,年度科技经费总量的53%来自于企业。我们在全国首家建立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公布制度”,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数量及效益作为高校科技评价核心指标,首次侧重围绕经济推动、产业贡献、社会影响等实质性贡献进行评价,得到教育部肯定并被列入“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区域试点”。设立“重大成果转化培育项目专项计划”,并调整教育厅科研项目经费投向,将其中40%用于支持与企业合作实施成果转化,引导高校全面面向产业发展组织科研项目,在项目立项源头建立基础性、常态化的“产学研联合实施的组织形式”和可转化应用的研究目标。下一步,要探索建立更加广泛、多元的创新、转化和服务模式,集中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可转化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创新产品”、“创新应用”以及产业急需的专利、技术等)。
三是大力加强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2013 年,高校科研人员占全省近20%,研究经费约占全省11%,成果转化产值占全省29%(2014 年预计占全省31%),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省近73%,获国家科技奖占全省69%。为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热情,我们积极推进了科研评价改革,在20 所高校启动试点,年内将扩大到30 所,在教师评价、工作任务、岗位设置、职称评审方面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业绩要求的比重。配合科技厅等部门,推动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等高校先期进行“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下一步,要围绕解决产业、企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建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成果转化服务团队”,努力打造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
四是着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2013年,全省高校国家级项目验收和发表论文均列全国第六,科技服务项目列全国第七,面向前沿的国际学术合作全国第四。高校直接参与了四川及以上80%以上重要法律、法规、规划的起草和修订,各级政府、行业部门采纳使用的《报告》年均300 余份。会同财政厅、省经信委等部门启动“四川省2011 协同创新计划”,加快建设“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会同25 个行业主管部门采用“行业+企业+高校”共建模式,近两年建成“重点研发机构”106 个。全面推动高校与企业探索建立多元产学研合作模式,仅高校牵头参与的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有80 个,占全省近85%。同时,不断加大对高校科学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并全部面向社会,实行开放。今后,要突出问题导向和应用对策研究,打造一批服务决策、服务四川省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的“高校智库”。
五是不断提升学位点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下一阶段,要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产业和区域发展为导向,健全完善优化研究生学位点结构,打造校企共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基地,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端人才。
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 转化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
成都10:06 23.10.2014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