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万协会商会超70%官办 12省试点去行政化

27.01.2015  12:53
核心提示:  5省行业协会商会基本脱钩行政机关   总体脱钩方案迟未出台,最大阻力或在老人安置   南都讯 记者商西 实习生 石惠 原定2

  5省行业协会商会基本“脱钩”行政机关

  总体脱钩方案迟未出台,最大阻力或在“老人安置”

  南都讯 记者商西 实习生 石惠 原定2013年9月提出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至今仍未出台。南都记者昨天从民政部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方案已上报国务院,5省已基本完成脱钩,12省制定方案并开展试点。专家指出,脱钩最大阻力或在人员安置问题。

  A

  12省试点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

  民政部新闻发言人陈日发昨天在发布会上介绍,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5省份已基本完成脱钩工作,12省份制定工作方案并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是社会组织改革突破口,而社会组织转身,又是此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关键一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而这个期限,在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发布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中就已明确:2015年基本完成。

  国办发的上述文件还明确,由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会同国资委[微博]等有关部门负责,2013年9月底前提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并确定一批试点。但方案至今没有出台。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2013年12月5日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争取2014年1月前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中选择约100个单位试点,但相关试点工作没有后续报道。

  哪些省份已开展试点?对此民政部未答复。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天津、广东、海南、河南、贵州、陕西、新疆、江苏、山东、山西等省市或基本完成,或出台工作方案,正开展“脱钩”试点。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昨天对南都记者指出,政社脱钩,其实是重新界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性质与作用,这是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前提,也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从目前看,脱钩改革正在采取自下而上、从易到难的路径。

    B

  全国7万协会商会70%以上“官办”

  部分社会组织“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成为“二政府”,遭诟病已久。

  从行业协会商会起步的政社脱钩总体方案,为何两年来仍未出台?2015年底前实现从全国到地方各层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马庆钰表示,从地方调研看,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确实遇到阻力,全国到底涉及多少人,没有统计数据,但是一个庞大群体。

  去年8月30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场专题询问中应询表示,目前全国行业协会商会有7万多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商会有700多个,脱钩需在行政职能、人员管理、财务资产、党建、外事管理服务等方面脱离关系。

  马庆钰认为,脱钩最大的阻力,在于人员尾大不掉,全国7万多行业协会商会,至少70%以上都是“官办”性质,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人多是公务员,如何消化是个难题。

  “很多人已经干了很长时间,有级别,有待遇,有官方身份”,马庆钰指出,带“国”字头的协会商会负责人,不少是前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老人老办法,目前办法不明朗”,鲜有人愿当改革的排头兵。

  对行业协会商会而言,这也是一次“地震”,其长期依靠政府权力运作,一旦脱钩,怎么运转,怎么弥补真空,平顺接续,需出台政策予以明确。

  当前各地试点方案有所不同,政社脱钩,如何才算做实?马庆钰认为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是核心,可参考广东“五自四无”的经验,即“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让政社保持适当距离,有了界限。

  “说到底是对利益格局的破旧立新”,在马庆钰看来,方案迟未出台,困于积重难返,“脱钩”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涉及利益群体,方案须非常细致,有可操作性,关键问题都要有所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