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汇聚学术大家 抗战动荡中的安身之所

10.09.2014  21:50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开栏语:

        9月10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正式对外公布。这是继去年首批9处历史建筑名录公布以后,第二批6处历史建筑上榜。其中有闻宥、吕叔湘、杨佑之等学术教授的居住地(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有《红岩》故事原型江姐江竹筠在川大两年的生活地(原四川大学女生院)。有因清代官署命名的满语遗珠(笔帖式街老宅院);有唐代占了小半个东门城的三合院(欣庐)。

        四川在线策划《老成都讲名宅老故事》,寻访居住于此建筑中的人,听老一辈的人,讲老成都老建筑的故事。

      相关链接: 欣庐等6处历史建筑进入成都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川大占3席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 摄影 赵霞 实习生 王映雪) 在今(10)日公布的第二批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被誉为“保存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的圣地之一”的就是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位于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4号华西口腔医学院内。抗战时期,这座占地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砖木楼房里,云集了陈寅恪、吕叔湘、闻宥等国内著名顶尖学术大家,为世界文化学术研究作出过卓越贡献。

        10日,本网记者见到了曾居住于此的教授杨佑之女儿杨正予,从1940年起,杨正予随父亲杨佑之到华西坝,所住的天竺园楼房,一楼正是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退休医生写信 联名6位教授后人请求留下童年记忆

        在成都,记者见到了古稀之年的杨正予。得知采访天竺园的事,杨正予专门把相关资料收集好,方便现场翻阅。从吕叔湘百年诞辰纪念丛书,到闻宥受聘于华西坝的聘书影印本,应有尽有。

        由于喜欢小孩子,毕业后的杨正予和丈夫成为儿科医生。后因父亲杨佑之身体欠佳,才申请回成都,一直在西南财经大学校医院当医生,直至1986年退休。平日的杨正予喜爱诗词歌赋,会为一个字钻研许久。

        2011年,得知天竺园仅存楼房面临拆除危机,杨正予联络吕叔湘、闻宥后人一共6人联名写信,建议保存下来。直至去年,远在北京的闻宥之子闻广还在给杨正予邮寄资料,希望保存下这座记忆中的童年天堂。得知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不会拆除后,杨正予还即兴发挥创作七律小诗。

        在杨正予记忆中,天竺园的故事还要从1940年说起。1940年,教授杨佑之带着妻女到华西坝小天竺街的天竺园院落居住。在这一亩见方的院落里,闻宥、吕叔湘、杨佑之、何文俊、江晴芬等都在此居住过。作为文化研究所成员,陈寅恪、闻宥、李方桂、董作宾等也常去办公。此后,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搬到广益宿舍。1943年,闻宥的家属来到华西坝。

        二层砖木楼房生活12年 邻里往来都是学术大家

        天竺园院落是华西坝内一片房子的统称,现在保存下来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只是其中之一。“整个天竺园院落面朝小天竺街,有四栋小楼、一栋单身教职工宿舍和十几件铺面房。院内东侧是两栋小洋楼和单身教职工宿舍。”杨正予回忆,这些建筑都是两层楼高,单身宿舍的尽头是一个会所,是当时搬来成都的五个大学毕业生的活动场所。

        天竺园院落西侧有两栋小楼,南边的一栋,住的是皮革专家张铨一家。杨正予一家住在西侧北边的那栋小楼:二层小洋房,砖木结构,前门外是走廊,出后门是天井、平房。“这个小楼每层有八间房,中间用矮墙或木板隔开,划四间房为一户,可以住四户家庭。”杨正予介绍。

        “我们家住在二楼的左边户,旁边是吕叔湘一家,一楼右边的四间房,闻宥刚开始独居一间,其余三间是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后来研究所迁至广益宿舍,闻伯伯家人才搬来一起住。一楼左边是何文俊、彭荣华夫妇,搬走后,陈钦才、江晴芬夫妇才住进来。”杨正予娓娓道来。

        1943年,吕叔湘一家搬离了天竺园;1947年,陈钦才、江晴芬夫妇也搬走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使杨佑之和闻宥两家人最终也离开天竺园。令杨正予惋惜的是,记忆中挤挤挨挨的小洋楼群,现今只剩下自己一家曾居住过的那一栋了。而这一栋作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被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