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举办“世界慢阻肺日”义诊

21.11.2013  07:05

2013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现场。

2013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现场。

      中新四川网11月20日电(胡敏 贺劭清)“慢阻肺的死亡率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在中国慢阻肺患者已接近5000万人。遗憾的是,许多民众对慢阻肺并不了解。”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冯玉麟在 “2013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上如是说。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以长期咳嗽、咳痰、胸闷气紧为主要临床表现。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对四川地区的慢阻肺发病率调查显示,由于四川盆地阴冷、潮湿,易使人反复感冒,四川地区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早上九点,“2013世界慢阻肺日大型义诊活动”的义诊现场,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龙,来自四川省各大医院的15名呼吸科专家正认真而忙碌的为患者做检查。
只要您有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症状,就可以免费来做检查,让专家帮您诊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华西医院在每年的世界慢阻肺日都会举办义诊活动,旨在宣传慢阻肺常识,提高市民对慢阻肺的防治意识。
      “如果只依赖口罩防治慢阻肺病,市民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冯玉麟在向前来咨询的市民普及慢阻肺病防治知识时表示,防治慢阻肺病关键还是要远离烟草,爱护环境。
      冯玉麟介绍,许多来就诊慢阻肺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时,对长期的咳嗽、咳痰症状没有引起警觉,认为是由于衰老和缺乏锻炼所致。等到病情加重,需要诊时,小支气管和肺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变化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所以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应当及时来医院就诊。
  “成都的雾霾天气非常不利于慢阻肺病人的治疗,希望通过这次义诊提高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已经参加过四次义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任治秀教授对近年来慢阻肺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表示担忧,“冬天来了,市民除了戒烟,还需要注重保暖,及时去医院打流感、肺炎疫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