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建成 将迎来两位“研究生”

20.08.2014  15:44

    新华网四川频道8月20日电(胡世平 袁泳)7天前建成的广安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才刚刚“开张”,就将迎来两位重量级“贵客”——来自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和都江堰基地的大熊猫“云涛”、“阳花”。

    “云涛”和“阳花”将于8月23日正式“安家”广安市华蓥山。除了安家于此,它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协助”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研究,并暂时“谢绝观赏”。

    据广安市林业局局长刘健透露,大熊猫“云涛”为雄性,于2011年10月31日出生,体重73公斤;“阳花”为雌性,于2010年8月25日出生,体重75公斤。“两只大熊猫均处于亚成年期,是开展野化放归培训研究的最好年龄段。”刘健说。

    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已于8月13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基地内不仅建有大熊猫圈舍、活动区、野化放归适应区及医疗室、制备室(熊猫厨房)等设施,还配套建有专门的气象监测站,为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研究提供科学气象数据。

    刘健介绍,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位于华蓥山天池林场拱桥湾工区(拟建的华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2至22摄氏度、降雨量1500毫米,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非常适宜大熊猫生存。同时,基地区域内有丰富的白夹竹资源,能满足大熊猫的食用需求。

    “开展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研究,让大熊猫由圈养走向野外的自然生存,更有利于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发展。”刘健认为,华蓥山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的建成投用,对重建华蓥山大熊猫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广安旅游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广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被列为国家森林城市。2011年至2013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曾多次深入华蓥山,考察论证该地是否具备适合大熊猫生活习性的各方面条件。专家们在考察论证后认为,华蓥山地区在历史上是大熊猫的栖居地,该地区气候、森林和地理环境条件适宜,大熊猫主食竹种类较多,适宜大熊猫生存。(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