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构住工 从细处着眼绿色建筑的适用性
会“呼吸排汗”的植物墙,太阳能、雨水收集利用,清水文化装饰艺术等,这些节能、环保、绿色的专用名词,在成都许多市民听来已不陌生,其中不少已经走进了普通市民的生活中。8月15日,笔者在乐山华构住工西南新型房屋工业低碳产业园内,见到了“新农村”、“新型化城镇”、“地质灾害储备房”等一批绿色示范建筑屋,房屋从细处着眼,讲究实效和适用,润物无声的向大家传递着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意义:“新农村”示范屋——综合考虑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环境影响和生态因素,采用了PC空心墙板,该墙板内置保温层,保温性能良好,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可达5-6度;采用太阳能资源与农村生物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建筑生命周期的能量自循环;工业化生产、安装方式快捷简便,房屋抗震性能优异;
作为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技术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屋,选取了轻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并重点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生水回用等技术,从生态环境因素考虑,还采用了国际前沿装饰艺术——清水文化风格和植物墙的设计;
……
该园区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车大桥介绍,作为西部地区,在保障性住房和商业住房等项目上,将绿色、节能、环保等作为卖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些特别昂贵的材料,几乎还不太可能涉及。因此,研究院更看重从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的生态性入手,无论从建筑基地选址、还是建筑材料的运用;无论是施工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以及回收利用,都多角度和全方位将绿色建筑的标准性和适用性结合起来,只有采用一些可接受的造价和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推动的绿色建筑,才有可能使其更快走近百姓身边。
据业内人士认为,华构住工思考和践行的绿色建筑发展方向,无疑为政府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不少企业参与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指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当下,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一定能真正“绿”起来。(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