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华区致力路下穿隧道工程年内洞通

13.04.2016  09:48

  从高空俯看成华区,最醒目的莫过于横亘在八里庄与青龙场之间多组并行的铁轨,不时有动车按信号灯指引驶进成都动车基地保养检修。而在地下,一场公路下穿隧道抢通攻坚战不断升级。

  记者昨日在致力路下穿工程施工现场看到,100多平方米的挖掘断面呈现眼前,大型通风管道轰隆作响,不时有满载泥土的货车从开挖隧道中驶出……据了解,这是畅通成华区北改核心区南北走向的干道工程,也是解决青龙场和八里庄、二仙桥片区长期隔轨相望,无法直接往来的重要举措。该工程总投资约11.2亿元,目前已完成迁改、明洞段土方开挖、南北两侧防护桩工程和框架主体工程,正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

  “为了赶在西成线、动车基地检修线、东环线等多条铁路线路铺轨之前挖通隧道,我们在隧道两边同时动工,争分夺秒地抢工期、抢时间。目前已经进入隧道施工的最后攻坚阶段。剩下未打通的几十米隧道是整个工程的最难点,将采用管幕施工技术操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实现洞通。”项目现场工程师赵俊告诉记者。

  攻坚

  破难

  精细化人工挖掘

  每天推进0.5米

  记者在南段隧道施工现场注意到,100多平方米的挖掘断面分为6个单独小隔间,每个隔间有两三个工人挖掘施工,泥土用手推车运出。

  “为什么要弃机械用人工挖掘呢?”记者十分不解。

  “致力路下穿隧道工程的待挖隧道虽然只有1公里多,工程量看似不大,但其隧道围岩等级属于最高级别6级危岩,并且要下穿24条铁路既有线。部分地方只能采取‘超浅埋暗挖’的方式,施工难度很大。”赵俊表示。“成都地铁洞顶距离地表有10多米,而致力路下穿隧道洞顶到地表最薄的地方不到1米。上面又是多条铁路线,所以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挖掘。只能采用人工取土方式。而且上面动车经过时必须停工。所以每天只能前进0.5米。”赵俊进一步解释道。

  在铁路线下进行隧道施工,其施工要求近乎严苛。土地必须加固,铁路路线不能偏移分毫……这些技术问题都必须一一攻坚。

  据了解,施工方中铁八局在项目现场安装了专业仪器用于指导施工,每天随时监测轨道、路基、地表等各项指标变化。此外,还有专门的技术团队,24小时巡查施工现场。

  “为了赶工期、抢时间,我们采用南北两端同时施工方式。同时,为了保证铁路路线不受影响,该项目将采用管幕施工方式。这也是西南地区首个使用管幕施工的项目。在我近30年的职业经历中,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技术。”资深工程师秦师傅表示。“今天隧道北侧第一根80米长、直径约300毫米的管道将要入地,在最后几十米隧道打通之前加固土地。”

  为民

  解难

  配合致力路下穿

  实施方家河改造

  与致力路下穿工程一起施工的,还有不远处的方家河改造工程。

  “不记得开了多少次协调会。为了配合致力路下穿工程时间表,跑市上相关部门,争取项目早日动工成了那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周末加班也成了工作常态。”回忆起方家河改造工程的修建过程,成华区市政和交通局公路管理所所长肖铁群印象深刻。“致力路工程启动前的实地调查中,有企业、附近居民向我们反映,方家河河道老旧,通洪能力不强,汛期经常被淹。为了帮企业、居民解决难题,同时也维护致力路下穿隧道工程安全,成华区决定同步启动方家河改造工程。”

  记者在设计图纸上看到,方家河改造工程主要涉及铁路范围及南河段,采取“截弯取直”,设计河道长约570米,河道采用框架桥结构下穿近期实施的东环铁路、既有铁路、西成存车Ⅱ场线路以及其余远期实施道路。“改造后的方家河将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同时保证在铁路范围内与截污干道尽量靠近。”肖铁群表示。

  “目前仙韵二路正在同步建设中,建成后将连接致力路下穿,形成连接南北的纵向主干道。”肖铁群表示。“北改工程启动前,从青龙场高架到蜀龙路五期近4公里范围内,没有一个南北纵向的主干道。随着人民塘路下穿、致力路下穿隧道工程建成,加上已经完工的蜀龙路五期一期工程,目前北改核心区——八里庄、二仙桥片区新增了三条南北纵向干道。这不仅能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同时对加速昭觉寺和八里庄两大功能组团的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城东、宜人成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王丹 / 图片由中铁八局提供

  新闻链接

  致力路下穿铁路工程北起成绵高速路青龙场高架桥底层道路,南至成都动车基地(原东站货场)附近的八里环线,全长1015米,宽20米-41米,采用双向6车道(4条机动车道、2条机非混合车道),总投资约11.2亿元,途中穿越城市道路及铁路机车车辆运用所。